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泰山石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泰山石刻

被人称为“历史书法展览”的泰山古代碑刻,星罗棋布,从秦至晚清,各代都有,仅保存在岱庙里的古碑石刻就有一百六十余块。这些石刻有的记载了历代帝王巡游、封禅泰山的情形,有的铭记了泰山庙宇的修葺历史,还有的镌刻下历代咏泰山的诗文华章。最早的是秦朝李斯小篆石刻,称秦《泰山石刻》或《泰山秦碑》。距今已近2200年历史。它是秦始皇之子、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东巡时,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碑立于泰山顶。随着时代变迁,它几次失而复得。原立于泰山玉女池,后迁碧霞祠内。清乾隆年间在一次火灾中佚失。清仁宗嘉庆二十年(1815年)找到,仅存残字10个。置山顶东岳庙“宝斯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亭坍后,从瓦砾中寻到运至山下存于岱庙。光绪十六年(1890年),该石被盗,后又找到,复置于岱庙至今。秦《泰山石刻》为我国稀世珍宝,历代都受到高度重视。汉代《衡方碑》和《张迁碑》为我国较著名的碑刻。《衡方碑》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高2.75米,宽1.08米,碑文较长,为我国古代三大长碑之一。《张迁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高2.7米,宽1.15米。晋代《孙夫人碑》、唐代《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也是我国少有的石刻。其它朝代、如宋、元、明、清的石刻名碑也很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