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洪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洪山

原名东山,在武汉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630年(唐贞观四年),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弥陀寺。宋因随州遭兵乱,荆湖制度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幽济禅寺于此,才改东山为洪山。现辟为洪山公园,有宝通寺、法界宫、灵济塔、兴福寺等古建筑。还有庚子革命烈士墓、施洋烈士墓、北伐军官兵公墓等革命遗迹。
宝通寺在洪山南麓,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寺依山而建,隐现自然,错落有致,寺内有放生池、圣僧桥、接引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等建筑,还有宋时孟珙铸造的约5000公斤铁钟及明代石狮等古物。
灵济塔又称洪山宝塔,在寺后半山坡上,塔7层8面,高44米,峻秀挺拔,势欲遏云,登塔眺望,周围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塔后山峰上,有洪山八景中的“栖霞”、“云扁”等摩崖石刻,塔下有华严洞、华严亭等名胜,使壮丽的宝塔更加增色。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伍乐路486号 邮编:430070
电话:86-27-87892480

洪山

位于武昌大东门外,山势逶迤东向,遥与蛇山呼应。原名东山。宋末随州遭兵乱,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僧众于武昌,并徙大洪山寺额于此.因此有洪山之称。山中林木蓊蔚,峰石含秀,风景优美。昔日山巅、山腰、山麓曾遍布寺观阁亭,金碧交错,崖洞泉井,在处生辉。今尚存宝通寺、法界宫、灵济塔、兴福寺塔等建筑,华严洞、白龙泉和部分摩崖石刻等古迹,还有庚子革命烈士墓、施洋烈士陵园、北伐军官兵公墓等近现代革命遗迹。

洪山

又名大洪山。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顶峰海拔115米。宋末,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寺额于此,遂更名为洪山。洪山峰秀石奇,树密泉幽,风景优美。原有不少寺观阁亭,渐毁于兵燹。现存古迹名胜有:宝通禅寺、灵济塔、兴福寺塔、法界宫、华严洞、白龙泉、洪山摩崖石刻等。另有北伐将士墓、施洋烈士墓、庚子烈士墓等。建国后大部分辟为公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