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都事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都事略纪传体北宋史。一百三十卷。南宋王称撰。王称(生卒年不详),字季平。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称父赏,绍兴中与修实录。称既承家学,又“见南渡以来偷安一隅,不复以祖宗疆土为念”,自感“沈没下僚,无可建白,不得已网罗旧闻,用昭信史,垂戒将来”(习世臣《东都事略》序),乃旁搜北宋九朝故事,编为此书。 东都事略书名。南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东都,指河南开封,北宋曾在此建都。是书为一部私人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编成。共130卷,有本纪12卷,记述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朝史事。世家5卷,其中两卷介绍北宋各朝共30位后妃,3卷介绍10位皇子。列传105卷,有忠义传、循良传、儒学传、文艺传、卓行传、隐逸传、外戚传、宦寺传、僭伪传,另有附录8卷,为辽国兴亡始末、金国颠末、西夏、西番、变趾。是书作者为王赏之子。王赏于高宗绍兴年间,曾与修实录。作者承其家学,掇取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史传和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实录,并兼采各种野史撰成是书。其价值多为史家所重。有些史料,晚于是书编成的 《宋史》或为失载,或有所误。比如符彦卿二女为周室后,而《宋史》 缺其一。刘美本姓龚,冒附外戚,是书直陈其事,而 《宋史》 则为之讳言。诸如此类,不但可补《宋史》 不足和纠其谬误,还为宫廷情况,提供了有关参考。又是书立论公正,叙事简要,被《四库提要》誉为: “宋人野史,卓然可传者,唯偁与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宝贵矣。” 并收在 《史部·别史类》。另外,《宋辽金元别史》 中也收有此书。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人(今四川省眉县),其父王赏绍兴中曾为实录修撰。王偁承袭家学渊源,旁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时,曾奏请进王偁之书。王偁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东都事略》有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附录八,叙事简约,议论亦皆持平,颇具史识。南宋诸人对此书评价不高,大概因王偁只闭门著述不入讲学之宗派,党同伐异,势所必然,不可据为定论。《东都事略》与李焘、李心传之书同为宋人私修史书中的佼佼者,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宝贵矣。 《东都事略》记载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桓年间的纪传体北宋史。全书共130卷,为各代帝王大事记的帝纪共12卷;记述后妃和宗室的世家5卷;记载各种人物697人的列传共105卷;列举辽、金、夏、西蕃、交趾情况的附录共8卷,没有表和志。四川眉山人王称著。在初刻本目录后印有长方牌记:“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据当代学者考证,该书写作年代不晚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刊行年代约在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该书牌记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发现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声明。“不许覆板”,就是为了保护作者和刊行者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包含了保护著作权的意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