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都事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都事略

纪传体北宋史。一百三十卷。南宋王称撰。王称(生卒年不详),字季平。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称父赏,绍兴中与修实录。称既承家学,又“见南渡以来偷安一隅,不复以祖宗疆土为念”,自感“沈没下僚,无可建白,不得已网罗旧闻,用昭信史,垂戒将来”(习世臣《东都事略》序),乃旁搜北宋九朝故事,编为此书。
《东都事略》卷一至卷十二为本纪,上起太祖,下迄钦宗;卷十三至卷十七为世家,所载俱皇后、皇子;卷十八至卷一百二十二为列传,其中又别分忠义、循吏、儒学、文艺、卓行、隐逸、外戚、宦者、僭伪诸门,收载了北宋九朝重要历史人物共四百四十余人。卷一百二十三至卷一百三十为附录,收载辽、金、西夏、西蕃、交趾等国与地区史事。无志表。在某些紧要人物列传后,作者每以“臣称曰”发为史论。书中对宋辽、宋金间矛盾、斗争及战事多所留意。作者主张抵抗外侮、对寇准等抵抗派寄予同情,对王钦若、丁谓等构陷忠良、一味退让求和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北宋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为解决这些矛盾,遂有改革及围绕着改革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东都事略》对此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书中对诸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元祐更化、蜀洛党争等历史事件均在有关人员的列传中加以记载并作了评论。作者不满于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不能引君当道,乃以富国强兵为事,摈老成任新进,黜忠厚崇浮薄,恶鲠直乐谀佞,是以廉耻汩丧,风俗败坏……安石之学既行,则奸宄得志。假绍述之说以胁持上下,立朋党之论以禁锢忠良,卒至民愁盗起,宗社几沦,其祸有不可胜言者”(《东都事略·王安石传》)。对宋徽宗任用奸佞,穷奢极欲,溢增捐税,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以及北宋“六贼”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等人狼狈为奸、专权用事、侵刻百姓、货赂公行、党同伐异的逆行,书中也作了揭露,认为“忠臣进则朝廷尊,群阴用则祸乱作”。并全载徽宗退位时所下的“罪己诏”,着意于徽宗朝的“恩幸持权贪饕得志”,又在《钦宗本纪》篇末总结靖康之乱,北宋灭亡的历史教训,认为北宋“终败”的原因在于钦宗时方“思得贤佐以张国威”,为时已晚,是时北宋已“朝无君子”,是故“终败”,可谓切中北宋末期时弊。对于因政治之争而蔓延到学术之争的洛蜀党争,《东都事略》“复能泯其异同,以眉山老苏(洵)与周(敦颐)张(载)诸子并列于儒学传”(《东都事略·席世臣序》),摒弃了门户之见。由于王称以宋人纪宋事,时隔未远,闻见亲切,又加以广搜博征,“其非国史所载而得之于旁搜者居十之一,皆信而有证,可以据依”(洪迈上《东都事略》札子),故《东都事略》一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者谓元修《宋史》对其内容多所采用,如《文艺传》即为《宋史》全采。《东都事略》于事涉诸臣时持论尚平允,然事涉帝王时仍不免有虚美之词。如书中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谓“自三代以上莫不得天下以正也。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汤武虽以仁易暴,而汤有惭德,孔子谓武未尽善,则是汤武尚处圣人之不幸也。太祖皇帝聪明齐圣,由揖逊而有天下如尧与舜……数千百载之间,继尧舜之正者,唯太祖为不可及也已。”赵氏以重兵迫周恭帝逊位,此举与尧舜之事不类,《东都事略》比赵氏同于尧舜,既非公论,亦失史家久远之虑。他如好谈谶纬祥瑞应徵,史事记载偶有牴牾,亦为该书瑕疵。《东都事略》书成后,洪迈修四朝国史曾奏进此书。
有清扫叶山房校刊本。

东都事略

书名。南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东都,指河南开封,北宋曾在此建都。是书为一部私人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编成。共130卷,有本纪12卷,记述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朝史事。世家5卷,其中两卷介绍北宋各朝共30位后妃,3卷介绍10位皇子。列传105卷,有忠义传、循良传、儒学传、文艺传、卓行传、隐逸传、外戚传、宦寺传、僭伪传,另有附录8卷,为辽国兴亡始末、金国颠末、西夏、西番、变趾。是书作者为王赏之子。王赏于高宗绍兴年间,曾与修实录。作者承其家学,掇取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史传和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实录,并兼采各种野史撰成是书。其价值多为史家所重。有些史料,晚于是书编成的 《宋史》或为失载,或有所误。比如符彦卿二女为周室后,而《宋史》 缺其一。刘美本姓龚,冒附外戚,是书直陈其事,而 《宋史》 则为之讳言。诸如此类,不但可补《宋史》 不足和纠其谬误,还为宫廷情况,提供了有关参考。又是书立论公正,叙事简要,被《四库提要》誉为: “宋人野史,卓然可传者,唯偁与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宝贵矣。” 并收在 《史部·别史类》。另外,《宋辽金元别史》 中也收有此书。

东都事略

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人(今四川省眉县),其父王赏绍兴中曾为实录修撰。王偁承袭家学渊源,旁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时,曾奏请进王偁之书。王偁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东都事略》有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附录八,叙事简约,议论亦皆持平,颇具史识。南宋诸人对此书评价不高,大概因王偁只闭门著述不入讲学之宗派,党同伐异,势所必然,不可据为定论。《东都事略》与李焘、李心传之书同为宋人私修史书中的佼佼者,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宝贵矣。

《东都事略》

记载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桓年间的纪传体北宋史。全书共130卷,为各代帝王大事记的帝纪共12卷;记述后妃和宗室的世家5卷;记载各种人物697人的列传共105卷;列举辽、金、夏、西蕃、交趾情况的附录共8卷,没有表和志。四川眉山人王称著。在初刻本目录后印有长方牌记:“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据当代学者考证,该书写作年代不晚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刊行年代约在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该书牌记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发现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声明。“不许覆板”,就是为了保护作者和刊行者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包含了保护著作权的意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