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洹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洹词文集。明崔铣(1478—1541)撰。十二卷。铣字子钟,一字仲凫,乐安(今属江西)人。弘治进士。授编修,见刘瑾长揖不拜,出为南京吏部主事。历官经筵讲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敏。其学以程朱为的,言动皆有则,斥王守仁为霸儒。有《读书余言》、《崔氏小尔雅》、《晦庵文钞续集》等。此集因铣家安阳,境有洹水而名。二十万四千余字。正文编年排次,不分体裁。杂著笔记参错其间。一、二卷曰馆集,三卷曰退集,四卷曰雍集,五卷至十卷曰休集,十一、十二卷曰三仕集。铣持论笃实,力排王守仁之学。他若《漫记十条》,可补宋史之未备;《传两则》,可以靖明代之浮言。而《岳飞论》、《政议十篇》则准今酌古,颇有一己之见解。有《四库全书》本,《续中州名贤文表》本(题为《崔文敏公洹词》)。 《洹词》12卷。收诗歌和散文。崔铣以佛学著称。其文语言简约,委曲传神。有《四库全书》本。 洹词十二卷。明崔铣 (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河南安阳 (一作乐安)人。弘治十八年 (1505)进士,授编修,见刘瑾长揖不拜,出为南吏部主事,刘瑾败,召充内庭,明世宗即位,擢国子监祭酒后,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谥号文敏。著有 《读易余言》(已著录)、《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等,此集之所以题为 《洹词》,是因为崔铣家居安阳,境内有洹水之故。凡十二卷,其中,一卷、二卷为 《馆集》,三卷为 《退集》,四卷为 《雍集》,五卷至十卷为《休集》,十一卷、十二卷为《三仕集》。各集均按时间顺序编排,不分体裁,杂著、笔记亦参错于其间。崔铣力排王守仁的学说,认为不应该舍良能而谈良知。故持论行己、一归笃实。其所作的 《政议· 十篇》,准今酌古,无儒生迂阔之辞;《他若漫记十条》,可以补宋史之未备;《讹传·两则》,可以靖明代之浮言。由此可见,崔铣虽不以文章著名,但其文章却可流传于世而毫不逊色。有副都御史黄登齐藏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