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非茶树育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非茶树育种tea breeding in EastAfrica东非在1967年以前, 无性系品种是从大田生产的实生群体中选育的。1967年以后, 选育无性系茶树品种是从育成优良无性系的种子后代中选择的, 这样可以缩小遗传基础范围, 提高选择效率。东非存在着旱季, 只有发根力强的品种方能在旱季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因此. 采用了两次发根试验的育种程序, 以鉴定发根能力强弱。东非茶叶研究所提出新的育种程序分为四个时期: 即第1次发根试验, 第1次田间试验, 第2次发根试验和第2次田间试验。具体做法是培育无性系种子采种区, 即把无性系嫁接到实生苗上, 接穗成苗培养为采种茶树。从采种树上采得的种子, 播种在实生苗田里, 实生苗在两足龄以后,分单株剪穗扦插进行第一次发根试验, 扦插后8个月根长达到25厘米, 嫩梢高度达到20厘米的即当选。当选的进行第1次发根试验, 即将当选的扦插苗移植到田间试验区, 经过18个月以后, 鉴定茶苗的长势, 移栽死亡株数。同时注意淘汰叶片水平着生的、叶色深绿的和遭受病虫害的株系。当选的株系即从其实生亲本上剪取210个插穗进行第2次发根试验, 重复3次,每次70个插穗。扦插8个月后鉴定发根能力(鉴定发根能力标准同上)。发根能力达到标准者即进行第2次田间试验, 第2次田间试验每小区栽36株或48株, 重复3次, 并增设无性系亲本区和对照区。在第2次田间试验区中茶苗经定型修剪后记载3年产量, 并采摘鲜叶制茶审评, 这样, 共经过8年试验, 如选出的无性系是产量高而品质又优良者,就可以向生产上推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