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济宁方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济宁方言

济宁市区和济宁县的汉语方言。属西鲁方言区。方音特点:“支、池、事”等字读为z、c、s声母,与“资、词、饲”同音;“热、人、如、用”等字读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借—界”韵母不同,“药—叶”韵母相混,“飞、肺”等字读fi音节;“一、足、甲、色”等(古清入)和“入、袜”等(古次浊入)均归阴平。方言词语有:娘(妈)、俩夹儿(小偷儿)、皮锤(拳头)、月爷爷(月亮)、年时(去年)、凌(冰)、棒子(玉米)、照照葵(向日葵)、黄子(东西)、侃子(歇后语)、待(在)、掌(拿;放入)、毁(揍)、走水(失火)、不孬(不错)、鲁笨(笨)、这户儿(这种)、绷(很)、一了儿(原来)、起小儿(从小)等。方言语法特点:加后缀“得慌”表示形容词程度的加深:憋得慌、冷得慌、急得慌;被动句用“叫”介引施事:茶杯叫他打破了。济宁方言内部存在较多的年龄、行业等方面的差异,如“药、钥”等字老年人读同“叶”,年轻人读同“月”;“白薯”老年人叫“芋头”,年轻人叫“地瓜”;生意人把“胡椒”叫做“古月儿”,把“下雾”叫作“挂帐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