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鸥Hai’ou鸥形目鸥科鸟类的总称。身体大多呈银灰色,雌、雄体色基本相同。嘴较细,上、下嘴等长或上嘴稍长,嘴先端尖直或微曲。鼻孔裸出,呈线形或椭圆形。翅尖长,折合时超过尾端。初级飞羽10枚,第1枚或第2枚最长。尾呈叉状或圆形,由12枚尾羽组成。具有四趾,三前一后,在前趾间有蹼。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之上,少数种类(如红嘴鸥、燕鸥)也可生活在内陆水域。全年群居生活,常形成大群。除少数种类可食鱼、虾外,多数种类以各种动物的尸体为食。海鸥具有迁徙的习性,每年夏天去北方繁殖,冬季则到南方去越冬。迁徙距离最长的为北极燕鸥,有18000多公里。在繁殖季节,成群的海鸥会在一块共同的区域里筑巢繁殖。巢一般筑在海滩上、沼泽边或悬崖上,巢间距往往由卧巢鸟类用喙来确定,其远近为两只卧巢亲鸟的喙不能相互碰到一起的距离。每窝产卵2—4枚。卵呈梨形,有浅褐、浅绿、暗褐、暗绿等四种颜色,并有许多斑点。孵化期大约20天。 《海鸥》金波词,宋军曲。1=D,2/4拍 海鸥sea gullLarus canus kamtschatschensis Bona-parte,鸟纲,鸥形目,鸥科(Laridae)。体长约45 cm。背部与翼为青灰色,头、颈、腰、尾和下体皆白色。栖息于沿海和湖泊等地,迁徙时多见于江河溪谷流域。主要以鱼、螺类和昆虫等为食,兼食植物嫩芽和谷物。在海洋小岛上以草或苇筑巢,每窝产卵3枚。广布于中国沿海以及西南内陆的江河流域,为旅鸟及冬候鸟。对渔业有一定危害。 海鸥青岛市文联主办的文学月刊,创刊于1959年,在国内发行。1961年因经济困难而中断,改在《青岛日报》上以《海鸥》为名出副刊。曾一度以《青岛文艺》为刊名复刊发行,后又恢复《海鸥》刊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