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代炮位祭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清代炮位祭礼清代祭祀炮神的礼仪。《清史稿·礼志三》: “炮位之祭: 天聪五年 (公元1631年) 造红衣炮,鐫曰天佑助威大将军遂携以毁于子章台,克大淩河,行军携红衣炮始此。厥后敕汉军赍炮进关。世祖奠鼎燕京,定制以岁季秋朔,陈炮位卢沟桥沙锅村,席地为坛,西向,以八旗汉军都统将事。分旗翼列,用果品、少牢。届时先镶黄旗炮位,都统御补服,上香,3跪9拜,3献,读祝。余7炮位亦如之。副都统以次陪祀。圣祖凯旋,设坛德胜门外,祭品如祭纛。世宗亦定3年1祭。乾隆十四年 (公元1749年) 满洲火器营始八旗子母炮神,总统承祭,如汉军祀炮仪。其后定满洲祀炮依汉军例,季秋赴卢沟桥演炮,即以其日祭焉。三十年,祀炮台用祝版,并专设祭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