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qingdai zibenzhuyi mengyade fazhan即清代康雍乾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复出现及扩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初发生在明代中后期,明清之际战乱频仍,发展中断。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并向商品生产转化;手工业匠籍制度废除,私营手工业兴起,打破了官手工业的垄断,商品生产的比重加大;商品交流日益扩大,银钱业繁兴,商业中心增多,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手工工场的扩展、包买主的活跃和经营地主的出现等方面。手工工场和使用雇工进行生产的作坊比明代更为发展,主要特点:❶生产规模扩大,资本数额增加,使用劳动力增多,分工更加细腻。如矿冶业中,陕西、川北秦岭大巴山的铁厂包括烧炭、采煤、冶炼、铸造、运输等生产环节,类似联合性企业,其铁厂由“厚资商人”出本钱,每厂雇募匠人3000人左右(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10)。江西景德镇陶瓷手工工场和作坊逾千,平均每个工场或作坊雇工以百计,内部分工细密,有17个以上工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