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真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清真教

明末清初以后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称呼。清真,意为“至清至真”,“清净无染”、“真乃独一”,用以称颂该教所奉的“真主”。

清真教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一种称谓。主要流行于明清。当时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伊斯兰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用以颂扬该教崇奉的真主,故名。

清真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通用汉文的著述中的意译称谓。早期多见于明清两代文献之中。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宗教学家及其他学者则大多选用汉语中的“清”、“真”、“净”、“觉”等词汇来概括描述其内容和特点,以表示教名中含有“纯正”之意。如元至元十八年(1281)杭州重建礼拜寺时把“真教”作为伊斯兰教的名称;至正九年(1349)吴鉴撰《清净寺记》,又有“清净”之称;回族伊斯兰教学者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阐释其教义,并以《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释疑》等作为阐释教义的著作书名。“清真”一词遂为社会所广泛使用。“清真教”亦成为伊斯兰教在我国文献中的固定意译词汇,现代文献中又都改为“伊斯兰教”一词。

清真教

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一种别称。“清真”一词用来形容“纯洁无杂谓之清,真诚不二谓之真”。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教四大译著家之一王岱舆(约1584—1670)著成《清真大学》,马注(1640—1711?)译有《清真指南》,都以“清净无杂”、“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解释伊斯兰教教义和真主。“真主”是回族穆斯林对安拉的称呼。因此,回族穆斯林认为“清真”一词符合真主“清高至上”和“独一无二”的属性,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这是明清时期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最为流行的称呼。同时,明清之际中国称阿拉伯半岛为“天方”,因此,回族穆斯林又将伊斯兰教称为“天方教”,意为来自“天方”的宗教。

清真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意译汉称。多见于明清两代文献。在历史上,宋元以来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宗教家大多选用汉语中“清”、“真”、“净”、“觉”等词概括其内容和特点,以表示教名含“纯正”之意。如元至元十八年(1281)杭州重建礼拜寺时把“真教”作为伊斯兰教的名称; 至正九年(1349)吴鉴撰《清净寺记》,又有“清净”之称,“清真”和伊斯兰教相联系似由此始。明 清之际, 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用 “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阐释其教义,并以《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释疑》等作为阐释教义的著作书名。“清真”一词遂为社会所广泛使用, “清真教”亦成为伊斯兰教在记译中的固定意译。

清真教

中国讲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一种称呼。明清时,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时,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用以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