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清议

汉末魏初关于人物学识品行的一种评论方式。语出《三国志·吴书·张温传》:“豔性狷厲,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其品评范围为“经明修行”,标准则以名教为依据。常以“风谣”与“题目”两种形式出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晋书·傅玄传》)。代之而起的则为“言及玄远”的清谈。

清议

指汉末魏初士人对时事和人物的品评,是当时士人参政的一种形式。其中品鉴人物的德才高下,可谓一种社会道德评价活动。东汉末年,士人不满宦官专政,“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后汉书·党锢传》)。清议成为当时重大的政治行动,人物品题也随之具有广泛的意义。士人的升迁经常取决于某些有影响的名士的评论题拂。虽然同时也产生了士人间互相标榜、辗转提拔以及借“清议”攻击别人的恶习,但也确实起到了一些激浊扬清的作用,“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同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