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渌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渌水古乐曲。本为楚声,秦汉时传入长安,成为相和歌的重要曲目。后汉关中名士马融善吹笛,在《长笛赋》中称:“上拟法于《韶箾》《南籥》,中取度于《白雪》《渌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 渌水湘江支流。上游有南北两源。以南源为主。南源出自江西省萍乡市千拉岭南麓。北源出自江西省万载金钟湖。两源在醴陵县双江口汇合。流经江西萍乡,湖南醴陵、攸县、浏阳、株洲等县境,在株洲县渌口注入湘江。长166公里,流域面积567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38.4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49‰。双江口以上为上游段,长85公里,河面宽约50~100米。双江口至铁河口为中游段,长32公里,河面宽约100~130米。铁河口以下为下游段,长40公里,水面宽约150~170米。渌口至金鱼石常年通航,金鱼石至萍乡季节性通航。主要支流铁水,源出攸县观音山南麓,经皇图岭及醴陵市船湾、泗汾等地,于铁河口入渌水,长124公里,流域面积172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0.8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67‰。 渌水湘江支流。又名渌江。古名漉水。《水经注》称漉水。唐代已称渌水。《大清一统志》称渌江。源出江西省萍乡市千拉岭南麓,初名沧下水,又名萍水,经湘东入醴陵市境,在双江口汇合澄潭江后始称渌水,再于株洲市渌口镇注入湘江。全长166公里。流域面积567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澄潭江、铁水等。渌口至金鱼石可常年通航,金鱼石至萍乡可季节性通航。双江口以上水利资源丰富,建有双江口电站等。 渌水又名漉水、渌江。湘江右岸支流。源出江西省万载县黄茅乡,西南流经湖南省浏阳市境、醴陵市城区,于株洲市渌口镇注入湘江。长152公里,流域面积5675平方公里。自然落差237米,多年平均流量138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36万千瓦。流域处于罗霄山脉西北侧,河道曲折,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萍水、铁江等。金鱼石以下82公里可通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