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驱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驱傩

汉代宫廷祭祀形式的一种,《事物纪原》云: 驱傩“虽原始于黄帝,而大抵周之旧制也。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驱傩”乃汉仪 “腊祭” 中的一种,带有除旧迎新之意。蔡邕 《独断》云: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非迎气,故但送不迎。”汉代 “驱傩”仪式颇为盛大,要选中黄门的子弟10岁以上,12岁以下的儿童120人为 “子侲”,皆头缠红巾,身着黑色衣裤,手执大鼓; 由中黄门及其所属,装扮成方相氏与十二兽; 方相氏本属周代夏官所属. 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头戴饰有黄金四目的面具; 十二兽皆穿著绣有不同兽类的衣饰,戴着饰有不同毛角的面具。至午夜,百官临朝,皆着红巾于头上,分列两旁跟随天子到前殿,这时黄门令奏: “侲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遂逐恶鬼于禁中,一唱百和,循行于宫中各处。至三遍,乃持火炬出端门,谓之送疫出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传火弃洛水中。”据《文选·东京赋》 六臣注稿: 守候在端门外传接火炬的卫士与骑士皆有千人参加。分别成三列纵队高擎火炬在夜色中飞驰而去,有如浩荡的现代越野接力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