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柔敦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温柔敦厚wenrou dunhou儒家奉行的温文谦和、含蓄蕴藉的诗歌创作原则。《礼记·经解》载孔子语:“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清人沈德潜《说诗睟语》:“温柔敦厚,斯为极则”。又《清诗别裁·凡例》:“诗之为教,不外孔子教小子教伯鱼数言,而其立言, 一归于温柔敦厚,无古今一也。” 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礼记·经解》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唐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是就诗歌的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作者对写作态度的要求。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之外,在后世也有被引伸为艺术原则,如况周颐《蕙风词话》所提出的“柔厚”说即是。词论中的“柔厚”说要求词在艺术表现上要含蓄委婉;内容上要深郁厚笃,即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尽管作为艺术原则的“柔厚”说,最终是以“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为规范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