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南的祠庙建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湖南的祠庙建筑

祠庙是一种地方性的祭祀祖宗或先贤的纪念性建筑。一类用以纪念历史人物,一般建于与其活动有关的地方; 另一类是同一家族的家庙、宗祠,数量众多,遍布城镇以及聚族而居的村落。湖南为名人立祠历史悠久,可上溯到秦汉以前。如岳阳君山的湘妃庙、汨罗的屈原庙、宁远的舜庙、长沙的贾谊宅祠等。湖南崇奉历史名人素有传统,因此祠庙建筑的发展也非常普及。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古代各州县为名人而建的祠庙比历代所建佛寺道观的总数还要多。至于民间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更是多不胜数,不仅普及而且隆重。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家族祠庙是姓氏的象征、族权统治的工具。人们在这里祭祀着共同的先祖,处理族内的公共事务,公众集会、婚丧寿庆、文化娱乐活动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纪念性建筑,同时也成了地方的公共场所,并自然地成为村落的中心,其建筑在形式上也就有了自己的特点。祠庙一般由地方或家族集资兴建,是一种较大规模的民间建筑。布局讲究严谨对称,一般有前后厅堂、左右厢房等。主厅设神龛,供奉纪念对象的造像或牌位; 厢房用于存放家谱、族谱和祭祀用具等; 后厅则陈列有关的碑刻字画和纪念物品。较大的祠堂前院建有戏台 (乐楼) 和两侧厢楼(耳楼),供集会与文化娱乐活动用。大型的祠堂还布置楼台亭阁,形成园林。湖南的祠庙大多围以高大的封火山墙,突出的牌楼式大门上饰以精美的堆塑雕刻,成为显著的标志,反映地方民间的做法特点。简洁的清水墙面,以其山墙起伏变化、檐口、樨头、脊饰等处理,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大门后设戏台的则有较大的庭院,以适应群众活动的需要。其他如正厅、正堂、后寝及管理用房等则紧凑毗连,天井组合,继承了湖南民间建筑传统,以适应湖南的气候特点。装修装饰上多反映地方工艺特长,以表现出庄严隆重的气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