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灌溉地小气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灌溉地小气候microclimate in irrigated land因灌溉措施而使农田土壤浅层(0~40 cm)和贴地气层(0~200 cm高)产生的微气象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是来自灌溉能直接改变土壤的水热特性,从而导致农田温、湿度状况受到明显影响。一般情况下,灌溉地的净辐射大于未灌溉地(约多收入15%的辐射热量)。在热量平衡中,灌溉地与未灌溉地的潜热交换,有显著的差异。灌溉地所得辐射热量的绝大部分用于蒸发耗热,而用于乱流热交换的很少,致使中午前后,灌溉地常因蒸发耗热过多,贴地气层呈现逆温状态,使乱流热交换改变方向。灌溉地土壤热通量,稍小于未灌溉地。由于土壤热特性的改变,一方面灌溉地得到净辐射较多,同时潜热交换热通量又显著增大,因此昼间地面得热时,土温和气温不致升高很多;另一方面,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也明显增大,使得土温升降减缓,上、下层土壤之间热传递加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