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灞桥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灞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约10公里的灞河上,是一座历史悠久、满载诗意的古桥。灞河是长安八水之一,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欲彰霸业,故改名霸(灞)水,桥居交通要冲,历来为长安通往东南各地所必经。汉时桥上设稽查亭,唐时设有驿站。古人多于此送往迎来,有“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说。长安人爱柳,有“烟柳满皇都”之咏。《西安府志》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阳春时节,柳絮随风起舞,宛似雪花飞飘。故“灞柳风雪”素为长安胜景之一。秦汉时灞桥为木桥,隋唐改筑石桥。清道光十三年(1833)建成长近400米,宽约7米,计67孔的新桥,桥墩由6根石柱合成一体。1958年将此桥改为公路桥。近年又在灞河上新建一座公路桥,两座铁路桥,一座便桥。灞水、灞桥、灞柳,曾激发了无数诗人的诗情,积淀了无数动人故事。金元颜有“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之咏。有人问唐昭宗时宰相郑棨近来写诗否,郑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处何以得之?”相传,汉元帝曾在此为王昭君饯别。唐时,日本留唐学者阿倍仲麻吕(晁衡)回国时,长安众诗友也在此为他饯行。李白有诗云:“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