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熊白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熊白啖唐代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它由唐代宗时的给事中穆质亲手创制。其主料为熊脊部的肥肉与瘦的鹿肉干儿,加上调味品合烹而成。史载,这道菜的创制与穆家家法严有关。穆质的父亲穆宁对他们几兄弟管教同家僮一样对待。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穆宁任和州刺史,穆质等四兄弟曾一度在家侍奉。穆宁让四个儿子轮流在厨房里为他办理膳食,叫做“值馔”。端上来的饭菜如不合他的口味,值馔的人就免不了一顿责打。所以,穆质兄弟莫不苦心经营,穆质值馔时便用雪白的熊脊肉、殷红的鹿肉干儿,搭配在一起烹制,果然烹成的菜,肥瘦综合,红白相间,不仅好吃,而且好看,便再次如法炮制,取名“熊白啖”。穆宁一尝,确实不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