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父权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父权制

原始氏族社会中继母权制后的社会制度,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随着母系氏族内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男子在新兴的畜牧业和犁耕、捕鱼业中的劳动比重逐步大于妇女,从而使男子的社会地位因此发生实质性变化,妻从夫居、子女从父居的制度开始流行,世系不再按母系计算,改为按父系计算,并逐步固定为一夫一妻家庭。家庭公社是父权制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长由父系氏族社会若干家庭共同选举出的年事最长的男子担任,各氏族家族长组成议事会,决定氏族内外事务,若干父系氏族组成部落。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社会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告终。

父权制

继母权制之后出现的由男子居支配地位,按男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父权制时期为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的大家族中已经有了奴隶。父作为家长对妻子儿女及奴隶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力。

父权制

亦称“父系氏族制”。以父亲的血缘关系结成原始社会基本单位的制度。始于母权制之后,是氏族社会的第二阶段,大体相当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的分离)后,男子逐渐在主要的生产部门取代妇女而占居重要地位。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氏族中男子所占的财产日益增多,改变母系继承制的要求日益迫切,从而引起了氏族组织全部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权制大家庭。世系改按父系计算,对偶婚逐渐为一夫一妻制替代,实行女嫁男、从夫居。财产改按父系继承。社会基本经济单位也由氏族过渡为家长制家庭。父权制的存在已为许多考古发现所证实。民主改革前,中国某些少数民族(如彝、纳西、傈僳、哈尼等族)的父子连名制或幼子继承制都是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例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