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公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通称。 王公封爵名。清朝定制。王分亲王、郡王两等;公分镇国公、辅国公两等。王公之间又有贝勒、贝子两等,共六等,统称王公。由满族亲贵的封爵,渐次扩展至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上层与贵族人士。除恩准“世袭罔替”者外,均降等袭爵。除特定者外,亦均无世袭领地。 王公清朝封爵的俗称。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个等级。最初为满族贵族宗室的专用封号,以后清廷为笼络蒙古、新疆、西藏等民族的上层人物,也用以封赠,形成清代的王公制度。清皇子封王,除开国八王(即铁帽王)外,不世袭,封王无国,皇子受封,仅称公。蒙古的王公又分为札萨克王公和闲散王公两类: 札萨克王公是出任旗札萨克的封建主, 其余的旗内封建主则称为闲散王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