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王宽

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阿訇、教育家。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赫曼; 俗称“王五阿訇”或“白十阿訇”。1848年生于北京,1919年去世。回族。出身于经学世家,其先代世为牛街礼拜寺“扎付冠带住持”。幼受叔祖“北方阿訇泰斗”王守谦的熏陶与教育; 后就学于沧州名阿訇刘辑五门下。致力攻读,穷究义理,造诣很深。热心经学教育,传习经典无不详尽,督课尤严,四方学子不远千里投其门下。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秋九月,携弟子马德宝 (善亭) 朝觐麦加。翌年,携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所赠经书千余卷,聘土耳其学者哈夫足·哈桑、阿里·雷搭二人回国,传习《古兰经》读法。锐意兴学,在京创办回文师范学堂,由弟子达浦生主持教务,改良教法,增订课本,经学中兼习汉文及科学,以造就新时代回民师资。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立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又分设第二、三、四、五小学堂,以普及回民教育。历任上海、南京、开封、绥远等地教长,讲学授徒,宏宣教化,发展新式伊斯兰教育。1912年,在北京倡办中国回教俱进会,任理事长,以“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为宗旨,提出“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的口号,在全国各地影响极大。坚决支持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建设共和之大业,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进步的伊斯兰教学者,中国伊斯兰教新式教育的开拓者”。

王宽1848—1919

亦称“王五阿訇”。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拉合曼。北京宛平(今芦沟桥)人。近代回族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新疆回族穆斯林称其为“白什阿衡”(“白什”即维吾尔语的“五”)。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学,博览各类经文典籍,少时即通晓阿拉伯文和《古兰经》。年长后出任各地清真寺教长,热心经学教育,曾培养出一大批经师。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赴麦加朝觐,后至伊斯坦布尔实地考察。翌年偕两位土耳其“经师”回国,旋即与达浦生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办“回文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继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学堂”,并提倡在“经学中兼习汉文和科学”,兴办新式回民教育。民国元年(1912)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国回教俱进会”,并被选为副会长;在“大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的宗旨下,积极活动于南京、北京、上海、开封等城市。后病逝于北京。

王宽1848—1919

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北京宛平(今芦沟桥)人。回族。字浩然。经名哈志·阿布杜·拉合曼。行五, 故内地回民称其“王五阿衡”;新疆穆斯林称“白十阿衡”(“白十”即维语“五”)。先世为北京牛街礼拜寺“劄付冠带住持”。幼承家学, 博览经文教籍,精通阿拉伯文和《古兰经》。年长出任各地教长,热心经学教育,培养一大批经师。1906年秋赴麦加朝觐, 继而至伊斯坦布尔实地考察。翌年偕两位土耳其“专经之士”回国,与*达浦生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办“回文师范学堂”。1908年继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学堂”,并设分校四所,提倡在“经学中兼习汉文和科学”。1912年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国回教俱进会”,被推为副会长,在“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宗旨下,来往南京、上海、开封、北京、呼和浩特等地,提倡办学。晚年接受“共和”思想,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