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建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建像王建(847~918年),字光图,河南舞阳人,是唐末五代时前蜀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后从军,作战勇武,晋升很快。他趁黄巢起义、天下大乱的时候,在四川璧州(今通江)招兵买马,网罗人才,当上了西川节度使。天复三年(903年)唐昭宗迫于无奈封他为蜀王。天佑三年(906年),王建称帝,国号蜀。他在位期间(906~918年)采取了一些奖励农桑、“闭关养民”的政策,使蜀地出现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局面。 王建像 王建“善待士”,常与文人墨客交游。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得到他的照顾和保护,这在客观上对西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件王建圆雕石刻,置于王建墓(永陵)后室石床正中,高86厘米。像为坐姿、袖双手、正面端坐。方面大耳,五官清晰,面部表情端庄、严肃。这个形象和史书上 “隆眉广额,龙眼虎视”“状貌伟烈”的记载相符,由此可见五代雕刻的艺术水平。作为帝王的雕刻肖像,王建像是绝无仅有的,所以特别珍贵。五代的雕刻 一反唐代理想主义色彩,朝写实主义方向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