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卷科举考试用语。明代的会试按不同地区分配取中名额,故不同地区的士子考卷有不同的称呼。当时中部及西南诸省参加会试士子的考卷称中卷。宣德、正统间,会试举人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中卷取十名。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庐州、凤阳、安庆七省、府,徐、滁、和三州。成化二十二年(1486)万安当国,周洪谟为礼部尚书,万、周二人皆四川人,又因四川布政使潘稹之请,南、北二卷各减二名,以增加中卷取中名额。清初沿明制,一度按南、北、中卷取中,最初,中卷只十四名。后考虑西南诸省取中名额过少,且常有全省无一人取中的情况,故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废南、北、中卷取中法,改为按省分配取录名额。参见“北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