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画舫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画舫斋清代苑囿,为北京西苑北海苑中之园。在北海太液池东岸,濠濮涧与蚕坛之间。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与濠濮涧一样,也是隐在土山石林之中,深幽雅静的一个小园。园中央为一方形水池,环池四周廊屋相连,池北为正屋——画舫斋,额曰竹风梧月。池南为春雨林塘殿,南北殿、斋之间环池设廊,廊中有室。斋东北有“古柯庭”——因倚水石间一名为“古柯”的千年古槐而得名。清光绪曾在这里读书。乾隆有诗曰: “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此外还有观妙、镜香、得性等殿轩,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画舫斋小巧精致,布局紧凑,林木相间,山石叠砌,别有意趣。 画舫斋位于北海公园东缘,濠濮涧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为清帝行宫之一。系一四合院式建筑,中为池水,北为画舫斋,南为春雨林塘殿,东为镜香室,西为观妙室,各以廊相连,画舫斋为正殿,形似石舫,环境幽雅,清帝常邀名画家来此作画。西北面有小院,名“小玲珑”;东北面有“古柯庭”等建筑,庭前古槐一株,传为唐代遗物。门前广场清代为射箭、赛箭处。迤北有先蚕坛,是清代后妃祭祀蚕神的神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