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留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留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是苏州的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原为太仆徐时泰的东园。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归刘蓉峰所有,改建后更名“寒碧山庄”,亦称刘园。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盛旭人占有此园后,方改叫留园。留园占地约33335余平方米(50亩左右)。由中、东、西、北四个各具特色的景区组成。各区间以长达700余米的曲廊相连。园中假山出自造山名家周时臣之手。中部为寒碧山庄旧址,以山水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它以广池为中心,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等建筑。广池东、南的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等建筑组合造型优雅,大小虚实错落有致,是中国南方园林中建筑的代表作。在旋曲其间的壁廊上,还嵌有300余方历代书法家的刻石。东部以建筑为主,外观宏伟富丽,内部装修古朴精美。其中五峰仙馆及其南侧的湖石厅山,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厅堂及厅山。林泉耆硕之馆(俗称鸳鸯厅),精美秀丽,被誉为我国古典厅堂建筑的精品。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就耸立此间。其清秀挺拔,集透、皱、瘦、漏等特点于一体,是江南名石。冠云峰还是北宋花石纲的遗物,它高达9米,是江南最大的湖石。西区以假山为奇,特征是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宛若天成。北区原有形制已毁,重辟的竹林、桃坞、杏树及“又一村”的葡萄和紫藤架等郁郁苍苍,颇具田园之意。留园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造园艺术佳作之一,它不仅建筑结构和装饰丰富多采,别具一格,且以连绵不断的建筑群将景物分开后,又运用建筑物本身的窗棂沟通两面,将景物联成灵活多变的一个整体。另外,其地面石子铺成的纹饰,无论种类、形状均居我国各园林之首。留园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对中外游人开放。

154 留园

系苏州四大古典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市阊门外。旧址为明嘉靖年间太仆徐时泰东园。清嘉庆五年(1800)刘蓉峰改建为碧山庄,又称刘园。光绪初归盛旭人所有,扩建后更名留园。面积约2公顷,分中、东、西、北四部。中部山水园以水为胜,为原寒碧山庄旧址,系全园精华所在。以广池为中心,西、北为山,绿树丛生;东南为建筑,有苏州园林最大的厅堂五峰仙馆。池中小蓬莱岛,明洁清幽,架曲桥以通两岸。园东部以建筑为主,有林泉耆硕之馆,名曰鸳鸯厅,系古典厅堂建筑精品。厅正面向径对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冠云峰传为北宋花石纲遗物,高约3丈,为江南园林中最大的湖石。峰北为冠云楼,登楼可远眺虎丘,美不胜收。园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以假乱真,不露人工痕迹。北部以小竹林和桃、李、杏等树为主,“又一村”建有葡萄和紫藤架,颇有富田园之意。四景区间有曲廊相接,依势曲折,通幽度壑,廊长700余米,堪称造园艺术之佳作。

留园

在江苏苏州市阊门外的大型名园,以灵空通透的建筑院落和精美的建筑室内装修著称。原是明代官僚徐时泰的东园。清嘉庆时,园归刘恕,更名寒碧山庄,在园内汇集了太湖石十二峰,亦称刘园。光绪年间,园归盛康,经重建扩建,形成现今规模。因太平天国后,阊门外独留此园未毁,改名留园。园占地五十余亩分四个景区,中部是山水主景区,入门为宽敞的前厅,自右侧进入窄长的通道,经三折,由暗而明,迎面漏窗一排,园中山水隐现,进入园的序幕“古木交柯”,往西经绿荫,到明瑟楼,楼倚在主要厅堂涵碧山房的东山墙上,山房隔水面对假山和可亭,池中有小蓬莱岛。从山房循长廊沿山而上,有闻木樨香亭。绕过假山到远翠阁,即进入东部,东部以建筑庭院为主,主厅堂五峰仙馆又称楠木厅,高敞华丽。前院堆有湖山假山。馆四周衬以西楼、汲古得埂处、清风池馆、揖峰轩、还我读书处、鹤所和石林小屋等小巧的建筑和精致的小庭院,院落之间以花格漏窗、窗洞和门洞相互穿透连通,框景目不暇接,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变化最多的园林建筑群。揖峰轩东行为林泉耆硕之馆,用鸳鸯厅形式,装饰精美被誉为我国古典厅堂建筑的精品。馆北庭院中列有留园三峰,传为明代旧石,高达三丈的冠云峰居中、瑞云岫云两峰屏立左右。三峰四周建有浣云沼、冠云亭、冠云楼、冠云台、伫云庵等建筑。园北部是清末新辟的富有田园风味的又一村。西部是自然景色,土阜间以黄石,满山植青枫、银杏,山上有舒啸亭、至乐亭,山南有曲溪,活泼泼地亭。四景区建筑大部分以曲廊联系,廊长七百米,依势曲折,通幽度壑,使园景堂奥妙纵深变幻无穷。园中大小院落有十二个之多,堪称集园林空间之大成者。而厅堂的宏敞华丽,则反映了古代官僚豪绅的奢逸生活。

留园

留园

位于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1566年,清嘉庆年间刘恕在园林旧址改筑寒碧山庄,光绪二年(1876年)由官僚富豪盛康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全园占地20000m2,分中、西、东三个景区,中景区是原寒碧山庄局部整修而成,为全园精华所在,中部为池,西北为土山,曲溪楼、明瑟楼、绿荫轩等建筑置于东南,把山池主景置于受阳 一面以有利于观赏,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环池岸矶蹬道以黄石叠筑,山石嶙峋,气势浑厚,周围植以银杏、枫杨、柏、榆等十余株高大乔木,气氛森郁。池西北两山间筑有水涧,影约似为池水源头,水涧与池水相连曲折有不尽之意。涧口山势雄浑,山脚下架有石梁连系水涧两边的驳岸蹬道。池东南建筑以回廊相连,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各建筑、回廊的门窗对应不同的景点。东景区园景以石峰为主,主厅五峰仙馆又称楠木厅,园内矗立着江南最大的湖石峰,是北宋花石纲的遗物,高达9m,湖石的皱、瘦、透、漏四大特点俱备,玲珑剔透。西景区以土山夹黄石假山为主,堆砌自然,山上植以枫林。三个景区以起伏的围墙回廊分割联系,旷奥结合,主次分明。


留园

留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阊门外。初为明嘉靖时(1522—1566)太仆徐时泰私园。清嘉庆时(1796—1820)归刘蓉峰所有,改名“寒碧山庄”,也称“刘园”。园内集太湖石十二余峰,名冠吴中。咸丰、同治之际,苏州诸园多遭兵燹,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官僚豪富盛康修缮扩建,“遂谐刘园之音,仍其音而易其义”,改名留园。全园面积约2公顷,分四区。中区即原寒碧山庄旧址,西部以水池为中心,池中有蓬莱岛;西北临水筑土山,以黄石作池岸蹬道,气势雄厚,山上林木荫深;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明瑟楼等建筑环池东南;东部庭院布局以建筑取胜,主体厅峰仙馆为楠木厅,宏丽高敞,是苏州园林中最大厅堂,装修精美;厅前庭园作湖石峰峦,象征十二生肖。东、西、北三区是盛康增建。东区以“留园三峰”闻名,峰石在林泉耆硕之馆北庭院内,冠云峰居中,瑞云、岫云辅衬左右,冠云峰传为宋“花石纲”遗物,高9米,集透、漏、皱、瘦于一身,为江南园林中最大的太湖石峰;瑞云峰因乾隆南巡搬至织造署行宫内,此为替代品;林泉耆硕之馆与五峰仙馆同为我国古典园林中厅堂建筑精品。北区原景点不存,现为盆景花卉游览区,广植竹、李、杏。西区有全园最高岗阜,上植青枫、银杏,宜秋季登高观红叶。园内四大景区以700多米长廊为纽带,纵横贯通,廊壁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称“留园法帖”。留园空间分隔优美,建筑精巧华丽,叠山理水讲究,为苏州四大古典名园之一。

留园

江苏苏州名园之一。约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年间就东园遗址建成寒碧山庄,光绪年间改称留园。全园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明洁清幽,峰峦回抱;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叠楼,曲院回廊;西部是自然景色;北部则是田园风光。四区景域建筑大多以曲廊联系,布局紧凑,富于变化,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

留园

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位于今江苏苏州城西阊门外。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清嘉庆三年 (1789) 在明徐时泰东园的旧址上筑寒碧山庄,因园主叫刘恕,又称 “刘园”。光绪二年 (1876) 间归盛康,更名 “留园”。面积约3.3公顷,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历代书法家石刻200余方,为“留园法帖”。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富丽堂皇。如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不仅建筑宏伟,内部装饰、陈设等亦较古朴精美。有著名的 “留园三峰”,其中冠云峰是北宋花石纲遗物,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是小竹林和桃杏等树。“又一村” 建葡萄和紫藤架,颇有田园之意。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山上一片枫树,山左云墙起伏。北面桃园,称 “小桃坞”。山前小溪,两旁桃柳。此园不仅建筑结构和装饰别致多采,而且以连绵不断的建筑群把景物分开,又使建筑物本身的窗堂沟通两面,将景物联成一体,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留园

中国园林。地处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1997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经刘恕修葺并扩建,易名为寒碧庄,俗称刘园,清同治十二年(1873),盛康购得此园,经扩地重修,仍改名为留园。占地约2 hm2,分东、西、中、北4部分。中部以水为主,环绕山石楼阁,贯以长廊小桥,又有十多株百年古树,营造了山林气息。东部以建筑为主,以大型厅堂与轩廊、石峰间列,组成经典的园林空间。西部以大假山为主,枫林满山。北部原建筑已毁,今改建为盆景园,呈现出一派自然山村风光。留园建筑以涵碧山房、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3座大厅最为著名。留园有廊约700 m,环园而绕,留园的漏窗形式多样,图案丰富。

留园

在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路。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年间将东园遗址建成寒碧山庄。园主姓刘,刘、留谐音,改称今名。全园分中、东、北、西四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池居中央,假山环绕,并以600余米连绵曲折、蜿蜒起伏的廊壁嵌历史书法石刻300余方,称“留园法贴”。长廊贯通“绿荫亭”、“明瑟楼”、“远翠阁”等一系列楼台亭榭。东部多厅、堂、轩、斋,间以奇峰巨石,其中冠云峰,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多竹林、桃、杏等树。西部漫山枫林,绕以清溪。此园结构严谨,精巧雅致,变化多端。运用曲直明暗,高低对比手法,以建筑群把空间巧妙地分割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