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畴人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24 畴人传

关于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的学术活动的传记集。一部传记体的数学史和天文历法史著作。为研究中国天文历法史、数学史的重要工具书。清阮元主编。李锐、周治平、钱大昕等协助校录。具体文字多为李锐手笔。46卷,1799年成书。“畴人”系古代对天文学家、数学家之代称。该书非编者自撰,而是“掇拾史书,荟萃群籍,甄而录之” (《畴人传·序》) 辑录了自远古 (黄帝)到清嘉庆四年(1799)间243位“畴人”及西方数学家37人的传记。除生平事迹外,主要介绍其学术活动与成就。包括有关天文历算的“议论行事”;学说内容;修改历法的奏章、论文、辩难经过;各种历法的推算资料;观测仪器的制作与改进;各人的天文、数学著作的书目、序跋、范例、摘要等。全书按朝代铨次。每传篇末多附较中肯的评述。1840年罗士琳编《续集》6卷。1886年诸可宝又续《三编》7卷,并收华世芳1884年撰《近代畴人著述记》为附录。1898年黄钟骏又续《四编》11卷,以补前三编之遗漏。


175 畴人传

记述中国历代天算家学术活动的传记集。清阮元主持撰写,46卷。1799年完成。该书对自上古至清乾隆末年的天文学家、数学家300多人,包括国外41人,叙述了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及算学方法等多方面,却未采用星占之学。且所叙事迹、论说和著作,均摘自典籍原文,重要人物传后附有评论。1840年罗士琳撰《畴人传续编》6卷;1886年诸可宝撰《畴人传三编》7卷;1898年黄钟骏撰《畴人传四编》12卷。这三部续书,均仿原书体裁,共收600多人。是研究我国天文、历法、数学史的重要资料。

畴人传

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传记集。四十六卷。清阮元主持编辑。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乾隆时进士,曾担任过湖广、两广和云贵总督及体仁阁大学士等职。曾大力提倡古文经学,分别在杭州、广州组织学者进行编书和刊印的工作。曾主编过《经籍纂诂》一书,并主持或参加过校刻《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经学著作。后其兴趣扩大到吉金、石刻和天文、历算、地理等领域,并主持编辑成《畴人传》和《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畴人传》约三十三万余字,嘉庆二年(1797)开始编写,于嘉庆五年(1800)完成。主要参加编写的有阮元的学生李锐、周治平等。它辑录了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代乾隆末年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二百七十余人、附见二十九人、另附有西方天文学家、数学家三十七人、附见四人的生平事迹和有关贡献的资料。内容大多为历代古籍中的有关史料的汇编。大部分传记后面附有评论。采取按先后次序分时代排列。资料大都来源于正史,小部分来源于其它古籍。传主皆先叙简历,后列其在天文学、数学上的贡献,涉及历法推算、古代宇宙学说、天文仪器结构和数学成就等方面。星占学等有迷信色彩的内容未收。末后作了评论,对正文中某些语句作注解、评论,或对传主进行评价等。
道光二十年(1840)罗士琳编辑《续畴人传》(也称《畴人传续编》)六卷,将时代延伸到道光初年。罗士琳(1774—1853),字次璆,号茗香。甘泉(今属江苏省江都市)人。对数学有专门研究,著有《四元玉鉴细草》、《校正数学启》、《校正割圆密率捷法》等。《续畴人传》“补遗”二卷,补《畴人传》未收十二人,附见五人;“续补”四卷则通过年代的延伸,扩充辑录了二十人,附见七人,合计有四十四人。其卷首有阮元所作的序文。光绪十二年(1886)又有诸可宝辑成《畴人传三编》。诸可宝(生卒年不详),字迟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江苏昆山县知事。《畴人传三编》共七卷。前两卷是从清初到道光二十年(1840)期间天文学家、数学家传记的补遗和辑录,共有五十二人(其中附见二十二人)的资料。第三卷至第六卷为道光二十年以后的共五十八人(其中附见二十七人)的资料。第七卷则辑编了女性三人和西方的十六人(其中五人附见)的资料。七卷合计共有一百二十九人的有关资料。光绪二十四年(1898)黄钟骏(澧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又编辑了《畴人传四编》十一卷,内容涉及在《畴人传》及其续编、三编中均未收入的二百七十五人,另有西方人一百五十三人、妇女八人(其中西方妇女四人)。续编、三编、四编的体例均仿照《畴人传》,依次附于其后,书名统称《畴人传》。另外有的版本还将华世芳于光绪十年(1884)撰写的《近代畴人著述记》作为附录收入。
《畴人传》中所收集的资料涉及九百余位中外天文学家、数学家、全部四编共约六十万字,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全面系统地反映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事迹的著作。资料大部分来源于正史,除去其中某些带有传说色彩者外,均是可靠翔实的。内容完全摒弃了封建迷信的成份,表明它是一部取材严谨、科学完整、编排规范的大型资料集,对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状况及有关学者在相应领域中的贡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料较为完备,是从事有关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但由于编者对有关领域的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资料的取舍剪裁上不乏欠妥之处,再加上来源方面的原因,有些显得冗长空洞,未能简洁而准确地反映相应人物的贡献。在编排上采取了不同资料的依次堆砌,在行文中时有脱节之感。又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西学中源说”的影响,《畴人传》正编的个别编者甚至是这一学说的积极鼓吹者,故有关评论中对中国古人的某些贡献往往被过分夸大,并将其硬与后来西方较先进的天文学成就联系在一起,从而不能客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有些观点甚至是相当荒谬的,这对当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起了消极的作用。书中收集有关西方天文学家、数学家的资料,对介绍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应忽视的。在《续畴人传》和《畴人传三编》中因其中涉及的均是当时的人物,对其学术成就的评价就比较客观,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畴人传四编》中所涉及的人物或因无具体著作,或因有关情况未能传下来,其中还有一些是占星家或其它学者,资料的质量情况均比前三编差,其学术意义也就相应地逊色多了。
收有《畴人传》全部四编的版本有商务印书馆1955年排印本。收有前三编的有光绪二十二年上海玑衡堂石印本、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刊》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等。只收有前两编的有《丛书集成》本,《文选楼丛书》本等。只收“正编”的有清嘉庆扬州阮氏琅环仙馆刊本,学海堂刊本。只收“三编”的有光绪十二年璞斋全集原刊本、南菁书院丛书本。只收“四编”的有光绪戊戌年刊《留有余斋丛书》本。

畴人传

(清)阮元辑编。46卷。“畴人”语出《史记·历书》,因“历书”的内容是天文历算,故称历算学者为“畴人”。本书为古代天文历算家的传记,是我国第一部自然科学家史略专著。取材多本于诸史天文、律历、艺术等志和《四库全书》所收天文历算著作,记录上古至清乾隆末年天文、历法、数学学者事略。初编46卷,收入280人,附录外国人40多人。按朝代顺序排列。每传除传主姓名、爵里、生卒和官职外,其事迹、科学成就与著作大多摘录古代典籍原文,并注明材料出处。篇末多附有简论,叙诸家学术原委、异同、成就与不足。

畴人传

中国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的传记集。由清代阮元主持于1799年撰成初编46卷,共收有从上古到清乾隆末年的300多人,其中有外国41人。1840年罗士琳撰成续编6卷,1886年诸可宝撰成三编7卷,1898年黄钟骏撰成四编12卷,三部续书共收600多人。另附有华世芳所撰《近代畴人著述记》。是研究中国天文、数学史的重要工具书。

畴人传

四十六卷。清阮元 (详见 《经籍纂诂》 )撰。该书甄录自黄帝以来钻研天文算学之士,共二百四十人。所知西方为此学者,别为卷第附于书后。经诸多学者进行校定印正,嘉庆四年(1799年)成书。杨仲义评此书:“综算氏之大名,纪步天之正轨,算学之源流传习,始得专书。”现有 《文选楼丛书》本、《清经解》本、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刻初编本。

《畴人传》

记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算学家活动的传记集。共46卷,33.7万字。收录自上古至18世纪30年代的300多人(包括外国41人)事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6: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