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畴人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24 畴人传关于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的学术活动的传记集。一部传记体的数学史和天文历法史著作。为研究中国天文历法史、数学史的重要工具书。清阮元主编。李锐、周治平、钱大昕等协助校录。具体文字多为李锐手笔。46卷,1799年成书。“畴人”系古代对天文学家、数学家之代称。该书非编者自撰,而是“掇拾史书,荟萃群籍,甄而录之” (《畴人传·序》) 辑录了自远古 (黄帝)到清嘉庆四年(1799)间243位“畴人”及西方数学家37人的传记。除生平事迹外,主要介绍其学术活动与成就。包括有关天文历算的“议论行事”;学说内容;修改历法的奏章、论文、辩难经过;各种历法的推算资料;观测仪器的制作与改进;各人的天文、数学著作的书目、序跋、范例、摘要等。全书按朝代铨次。每传篇末多附较中肯的评述。1840年罗士琳编《续集》6卷。1886年诸可宝又续《三编》7卷,并收华世芳1884年撰《近代畴人著述记》为附录。1898年黄钟骏又续《四编》11卷,以补前三编之遗漏。 175 畴人传记述中国历代天算家学术活动的传记集。清阮元主持撰写,46卷。1799年完成。该书对自上古至清乾隆末年的天文学家、数学家300多人,包括国外41人,叙述了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及算学方法等多方面,却未采用星占之学。且所叙事迹、论说和著作,均摘自典籍原文,重要人物传后附有评论。1840年罗士琳撰《畴人传续编》6卷;1886年诸可宝撰《畴人传三编》7卷;1898年黄钟骏撰《畴人传四编》12卷。这三部续书,均仿原书体裁,共收600多人。是研究我国天文、历法、数学史的重要资料。 畴人传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传记集。四十六卷。清阮元主持编辑。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乾隆时进士,曾担任过湖广、两广和云贵总督及体仁阁大学士等职。曾大力提倡古文经学,分别在杭州、广州组织学者进行编书和刊印的工作。曾主编过《经籍纂诂》一书,并主持或参加过校刻《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经学著作。后其兴趣扩大到吉金、石刻和天文、历算、地理等领域,并主持编辑成《畴人传》和《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畴人传(清)阮元辑编。46卷。“畴人”语出《史记·历书》,因“历书”的内容是天文历算,故称历算学者为“畴人”。本书为古代天文历算家的传记,是我国第一部自然科学家史略专著。取材多本于诸史天文、律历、艺术等志和《四库全书》所收天文历算著作,记录上古至清乾隆末年天文、历法、数学学者事略。初编46卷,收入280人,附录外国人40多人。按朝代顺序排列。每传除传主姓名、爵里、生卒和官职外,其事迹、科学成就与著作大多摘录古代典籍原文,并注明材料出处。篇末多附有简论,叙诸家学术原委、异同、成就与不足。 畴人传中国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的传记集。由清代阮元主持于1799年撰成初编46卷,共收有从上古到清乾隆末年的300多人,其中有外国41人。1840年罗士琳撰成续编6卷,1886年诸可宝撰成三编7卷,1898年黄钟骏撰成四编12卷,三部续书共收600多人。另附有华世芳所撰《近代畴人著述记》。是研究中国天文、数学史的重要工具书。 畴人传四十六卷。清阮元 (详见 《经籍纂诂》 )撰。该书甄录自黄帝以来钻研天文算学之士,共二百四十人。所知西方为此学者,别为卷第附于书后。经诸多学者进行校定印正,嘉庆四年(1799年)成书。杨仲义评此书:“综算氏之大名,纪步天之正轨,算学之源流传习,始得专书。”现有 《文选楼丛书》本、《清经解》本、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刻初编本。 《畴人传》记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算学家活动的传记集。共46卷,33.7万字。收录自上古至18世纪30年代的300多人(包括外国41人)事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