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疫痧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疫痧草温病著作。清陈耕道撰。三卷(另有一卷本)。耕道号继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陈氏因感疫痧(即猩红热)一症,变幻莫测,而观其象,察其机,偶有所得而笔于书,因其草率无文,故名。撰成于嘉庆六年(1801)。一万三千余字。上卷为辨论章,即疫痧总论,从辨论疫痧名义起至辨论时痧见象治法止,计十四则;中卷为见象章,即疫痧诸证证治及预后,从发热起至妊娠发痧止,计四十六则;下卷为汤药章,即疫痧治疗方药,后附汤药总论及外用方药五首。书中立治疗疫痧五法为: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计汤方十三首,列证较详,治法灵活,为喉痧之专著,流传较广。有光绪三十年(1904)魏塘紫阳氏活字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