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洲书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龙洲书院

在湖南益阳龟台山,前濒资江。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自捐俸金,令 “民所犯 (罪) 情甚轻力能赎者” 赎以瓦木材料,又集侵占县学隙地之人“抵修祠阁”,建成书院。以其位于会龙山与十洲之间,取名 “龙洲”。有大门、讲堂、号舍、尊经阁、五贤祠、图书妙合亭等,“规模之盛,盖侵轶石鼓、岳麓矣”。撰《龙洲书院志》。又聘蒋信等讲“心法”。崇祯十六年 (1643),书院兵毁。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知县江成重建。乾隆十二年 (1747),知县高自位重建五贤祠,将刘激所铸屈原、诸葛亮、张栻、张咏、胡寅五人铁像移祀其中。三十七年 (1772),知县冯鼎高增建石牌楼、洞原亭等。嘉庆二十五年 (1820) 以蒋信替张咏为五贤。咸丰二年(1852),清兵驻此攻太平军。四年、九年,知县林廷式、郑本玉先后重修。光绪十一年 (1885),知县毛隆章以生徒日多,扩建斋舍,增加课额。三十一年 (1905),改为益阳学堂。民国以来,相继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龙洲师范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龙洲师范并入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改名益阳师范学校,其址先后为解放军后方医院、益阳地区干部学校、省立四中分校所有。1952年至今,改为益阳市二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