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病毒性肝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病毒性肝炎bingduxing ganyan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变质性炎症为主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又根据病毒的种类分为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又称传染性肝炎,或短潜伏期 (30~40天) 肝炎。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或长潜伏期(6周至6月)肝炎。病毒性肝炎可经口和注射等途径传染。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血液及粪便中,对一 般消毒剂抵抗力强,紫外线照射1小时及煮沸30分钟以上可使其灭活。在乙型肝炎血清中存在一 种抗原(肝炎相关抗原或澳抗原,简称 “澳抗”)。急性期的检出率为47~98%。该抗原亦见于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甲型肝炎则无此种抗原。病毒性肝炎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病毒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一个月都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而经口传染,其它可以由输液、输血及其它血浆制品等传染,胎儿可由胎盘传染。本病系全身性感染,而以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病毒一方面侵入肝的血管壁,另一方面直接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脏细胞破坏,失去解毒功能,各种有毒物质,又引起其它各脏器的损害。而肝细胞的进一步损伤,使肝内胆小管梗阻,胆栓使胆汁排泄受阻,而临床上产生黄疸。肝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急性期分无黄疸型、黄疸型和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即暴发型,亚急性肝坏死型);慢性期又分为迁延型、活动型和毛细胆管型。发病后有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黄疸型可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化验转氨酶升高。控制本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卫生,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加强饮食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献血员的选择;流行期间中药、丙种球蛋白注射有预防和减轻发病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按病原不同分为三型: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由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为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主要经口传播,后二型尚可通过输血、用血制品、注射、接种、血透等传播。主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痛和肝肿大,可有巩膜皮肤黄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隔离患者、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毒污染品;严格筛选献血员;慎用血制品及输血;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乙肝疫苗。

病毒性肝炎

此病在湖南流行较普遍,50年代初在个别单位有过暴发流行。随后通过调查证明疫情广泛存在。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组织对长沙市、湘潭市、桃源县、吉首县、郴县、芷江县、祁阳县进行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共查1万余人。据调查资料分析,全省患病率为4.69%,年发病率为2.99%。湖南病毒性肝炎危害严重原因: 首先是传染源广泛存在,大批具有传染性病人散居社会人群中; 其次是传播途径易于实现,接触传染,水源、食物污染或由于医用注射器消毒不严,导致小型暴发流行。1993年以来,各地成立防治小组,省内多次制订防治措施,防止暴发流行。1986年开始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和甲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和甲肝。1990年全国肝炎“七五”攻关项目之一的湘潭综合防治试点取得成效,1991年10月27~31日,卫生部在湘潭召开“全国推广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现场会”。但由于省内传染源广泛存在,肝炎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990年为140/10万,1991年稍有下降,为111.61/10万,1994年又降为51.85/10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