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瘰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瘰疬

中医病名。又名 “鼠疮”,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多生于颈项及腋下,或发于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多由阴虚火旺,灼液成痰,凝结于颈下所致。多发于小儿。临床表现:初起触之如豆,数目一个或数个不等,后渐增大串生,皮肤颜色不变,触之不痛,按之坚硬,推之能动。日久结块,互相粘连,微觉疼痛,推之不移。溃破后脓汁稀薄,或如痰,或有豆渣样物质,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等病症,故又名“鼠瘘”。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等。

瘰疬

病名。颈项部结核累累如串珠,故名。又称“疬子颈”、“鼠疮”。多见于儿童和青年,起病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热不痛,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此愈彼溃形成窦道。因部位、形态等不同,又有痰疬、湿疬、气疬、筋疬、燕窝疬等名称。多由肝郁脾虚,或肺肾阴亏,痰热内生,结于颈项而致。内治初期宜疏肝养血,健脾化痰;中期宜托;后期应补;外治未溃者以消散为主,已溃者应祛腐生肌。

瘰疬scrofula

中兽医病名。又称肺毒、肺毒疮。患畜因肺经热毒或感受疫邪,体表、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结节的病症。相当于流行性淋巴管炎。症见颈、胸、腹、四肢发生大小不等的有串珠状的结节或肿瘤。初起硬痛,继之溃破,流出脓血,有恶臭味,此起彼伏,不易治愈。治宜清热解毒。内服地龙散(栀子、地龙、夜明砂、知母、贝母、白矾、黄药子、白药子、阿胶、秦艽、大黄、黄芩、连翘、郁金、黄连)。外用砒黄散(雌黄、雄黄、硇砂、砒霜、章丹各等份,为细末,加面糊做成枣核状的丸药,用针刺破结节后,塞入腔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