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杨礼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杨礼赞》baiyang lizan现代散文。作者茅盾。1941年写于重庆。1940年,茅盾由新疆来到延安,在这里,他呼吸到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被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回到重庆写下了热情歌颂解放区军民战斗风貌的作品《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茅盾的散文名篇。这篇散文创作于1940年3月,最早发表于1941年6月的《文艺阵地》第6卷第3期上,后于1943年2月收入由桂林柔草社出版的散文集《白杨礼赞》之中。这篇散文作者借用高傲的、挺立于西北大平原上的白杨树的形象,集中赞美了在党所领导下的北方敌后坚持抗战斗争的英雄人民,赞美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歌颂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歌颂了他们朴实、严肃、上进的生活态度。当祖国面临深重灾难的时候,只有党领导下的敌后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热血,英勇地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作者在这里以高昂的音调赞颂道:“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少的朴实、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巧妙地发现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之间相对应的地方,在具体的描写之中,灌注了饱满的政治热情,使细节描写与整体构思得以和谐统一。《白杨礼赞》立意高远,语言优美,情绪高昂,寓意深刻,无论是从思想性上看,还是从艺术性上看,都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现代散文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