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毫银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71 白毫银针名茶。属白茶类。产于福建省政和县。白毫银针用优良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的鲜叶加工而成。加工方法很有特色,既不炒又不揉。而是将采下的芽头让其自然萎凋,至八九成干时,再置于焙笼内,文火烘干,剔除杂劣,即可装箱。白毫银针外形芽肥大毫显,色泽呈银灰色,观之熠熠闪光,冲泡的茶汤色杏黄、明亮,味醇甘甜鲜爽,闻之,使人心旷神怡。银针性凉,有祛湿退热、健胃提神的功效。 白毫银针silver tip pekoe芽形白茶之一。1796年创制于福建省福鼎县。采用菜茶群体茶树芽头制成。于1855年开始改用大白茶肥壮芽头制银针, 芽壮毫显, 洁白如银。1881年已有出口, 历销德国、法国、爱尔兰等国。白毫银针芽长近寸, 披复白毫, 毫香鲜嫩, 尤以福鼎县太姥山鸿雪洞所产者为佳。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产地不同, 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 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 (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 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政和银针亦称“南路银针”, 鲜针摊于水筛上, 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即为精茶, 复火后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中国名茶之一。白茶类。产于福建福鼎。因毫白如银,形状似银而得名。香清鲜,味鲜爽微甜,汤色晶亮呈浅杏黄色。 白毫银针silver tip pekoe;pekoe silver needle芽形白茶之一。由芽头制成,白毫满披,色如银,形如针,故名。按产地不同分为北路与南路两种。北路银针产于中国福建省福鼎县,以太姥山鸿洞产品最佳,外形芽头肥壮,茸毛厚,富光泽,香清淡,味鲜爽,汤杏黄清亮;南路银针产于福建省政和县,芽瘦长,茸毛略薄,香清芬,味浓厚适口。是中国出口的特种名茶。主销德、法和爱尔兰等国及东南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