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虎观会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时期,研究儒家学说的今古文学派由于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不一,章句歧异。为了进一步确立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章帝建初四年(79年),接受议郎杨终奏议,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此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由班固将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议》(又称《白虎通德论》),作为官方钦定经典公之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使封建纲常伦理化、系统化,同时又将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与谶纬迷信等与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召开的讲议五经同异的御前会议。针对宣帝以来,儒家经学内部派别日多,章句解释烦杂的状况,章帝建初四年(79),“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宦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后汉书·章帝纪》)。会议达一月之久。在“君臣之正义”、“父子之纪纲”政治伦理原则基础上,将儒家经学各派统一起来。会议形成的文献《白虎奏议》已亡佚,会后班固奉命整理讲议记录,撰写成《白虎通义》一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