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百会baihui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又名千斤穴、十字骨穴。位于腰荐十字部接合处, 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顶端之间的凹陷处,一穴。刺入棘上韧带深部、棘间肌与棘间韧带内, 有腰动、静脉背支与最后腰神经背侧支分布。火针或圆利针直刺,马、牛3~5厘米, 羊、猪2~3厘米; 毫针直刺, 马、牛6~7.5厘米, 羊、猪4~5厘米: 或用电针、水针、磁针、激光针、微波针、灸熨等。此穴深部是脊髓, 不可刺伤。有调诸经、通百脉、和营卫、健腰身, 提高痛阈、增强免疫作用。主治腰胯风湿、腰胯闪伤、后躯瘫痪。配关元俞穴、脾俞穴等,可治消化道疾病; 配后海穴、肾俞穴等, 可治泌尿生殖道疾病。清末出现的《大武经》载有:“十字骨穴, 走马千金,风湿卧瘫,火针本名,白针一彻,羸瘦活循。再配尾根, 可以麻身。”指出该穴不仅可主治风湿卧瘫、羸瘦等症, 配刺尾根穴还可使身体麻醉。现已用百会穴配天平穴(断血穴中间一穴)或尾根穴进行电针麻醉,可做腹部及后躯多种手术。

百会

奇经督脉的腧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具有平肝熄风,升阳益气,清脑安神的功效。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癫狂、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病症。针灸采用平刺0.5~0.8寸。

百会

中医腧穴名。属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界处。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阴挺,脱肛,不寐。操作:平刺0.5—0.8寸。或灸。

百会

经穴名。别名“三阳五会”,“天满”,“泥丸宫”、“巅上”。属督脉。位于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瘈疭,耳鸣,脱肛,阴挺等。平刺0.5—0.8寸;可灸。

百会

督脉穴。取穴:在后发际正中上7寸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见图2-1-8)。主治:头痛、眩晕、脱肛、癫痫、久泻久痢。刺灸法:可向前后左右横刺0.5~1.5寸。局部胀痛。艾炷灸3~7壮;温灸10~20分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