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皂市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皂市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和商时期聚落遗址。位于石门县皂角市镇石家坪村,濒临皂市水库。面积达7万平方米,是湖南目前所见面积最大的一处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冬和1981年冬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少量探方底部有很薄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直接叠压在河漫滩的砾石层上。学术界以此为代表,定名为 “皂市下层文化。”该遗址层次较厚、遗物较丰富的是属于商代中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时期。个别探方有相当于商代晚期和东周时期的遗存。其商代中期遗存明显包含着中原商文化因素和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前者在器物形态上的表现是有一批和郑州二里岗遗址所出相同或相似的陶器,如分裆鬲、斝、爵、簋、假腹豆等,但其中部分有所变化。后者表现是大量本地特有的陶器,如花边圈足碗、盆、喇叭口罐、碗形豆、细柄豆、夹砂红陶釜和釜、鼎等,其数量远大于商式陶器。特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炊具,中原地区是以鬲为主,而皂市文化遗存中则是以釜、鼎为主。另外,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出现有熔铜的残炉、小型青铜工具和兵器,如镞、鱼钩、笄等,说明出现了较原始的青铜铸造工艺。考古学界认为皂市商时期文化遗存是一种受中原商文化强烈影响的本地青铜文化。其发掘对了解洞庭湖西北岸和江汉平原西南部的商周时期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