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山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山月南朝陈徐陵的乐府诗。《关山月》为乐府旧题。原诗共2首,现选介第一首: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诗中写塞上征人每月十五日夜对秦川(今关中一带)家人的思念,也写其妻因思念丈夫而不能入眠。而疏勒(在今新疆)、祁连山(今新疆天山)一带还在打仗,丈夫从军还得几年。征人、思妇、战场、后方,场面转换,互相牵连。其中主要写征人思乡之情,对连年战争也隐含不满。 关山月唐卢照邻的乐府诗。《关山月》,乐府古题。全诗是: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寄信闺中妇,时看鸿雁天。”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近渤海。虏障,遮虏障的省称,即居延,古边塞,故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金岫,约指*金山。玉门,即*玉门关。诗写征人远戍边塞的情景,突出表现他对闺中妇的相思。相思之情无由传达,只有托书于鸿雁。 关山月唐李白的乐府诗。《关山月》为乐府古题。全诗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天山,指今甘肃西北部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青海,湖名,即今青海湖。诗中描写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牺牲,反映了戍客、思妇的痛苦。意境雄浑深远。 关山月唐翁绶的七言律诗。此诗借乐府古题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原诗是:“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裴回,即徘徊; 边州,边关地带; 陇头,此处指陇上。摇落,凋谢、零落。诗以西北边塞的月夜为描写对象,以远戍客与登楼少妇遥相对应,境界凄清冷寂,感情抑郁哀怨。 关山月元钱惟善的乐府诗。诗曰: “落落汉时月,萧萧古战场。扬辉子卿节,逐影细君装。高映玉关外,低沉青海旁。不似闺中夜,只照绣鸳鸯。”子卿,苏武的字。天汉元年(前100 ),他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扣留,由于不屈,徙北海,持汉节牧羊19年,节旄尽落。细君,人名。汉元封中,*乌孙求娶汉公主,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玉关,*玉门关。*青海,今青海湖。诗中写月下古战场,写边塞,最后才点明“只照绣鸳鸯”,巧妙地表现了思妇的情怀。 关山月1912—Guanshanyue现代中国画画家。生于广东省阳江县,原名关泽霈。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分会主席及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他师从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继承并发扬了岭南画派勇于创新、关注生活现实的优良传统。1940年他从广东出发,深入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边远地区,考察名山大川,了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习俗,为他的中国画创作收集了最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关山月这次“行万里路”的活动在当时美术界引起极大的关注,他的写生作品及创作,深得观众喜爱。新中国建立后,他更加自觉地不断到各地深入生活,用画笔再现和颂扬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的作品《绿色长城》描绘了海边一望无际的人工森林景色; 画中将娴熟的笔墨技法与清秀的色彩及写实的形象塑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新建设的非凡气势,并突破了传统国画法则的束缚,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他的优秀山水作品还有《祁连牧居》、《新开发的公路》、《江山如此多娇》(与傅抱石合作)等。除山水画外,关山月也擅长画梅,他着力表现枝干的挺拔和花色的明丽;画面生机盎然,象征着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他的作品分别收入《关山月画集》、《关山月作品选》等。 绿色长城 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画家。广东阳江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 《关山月画集》。其作品在继承岭南画派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传统,且融汇西画某些长处,形成个人粗放明朗的格调。主要擅长山水画,笔墨豪放,形象生动传神,气势雄伟,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堪称大手笔之作。绘画之外,又长于诗文,属于修养全面的画家。 关山月❶汉横吹曲。《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词曲均不清楚。《乐府诗集》载六朝以来拟作词多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