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皮格马利翁效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皮格马利翁效应pigemaliweng xiaoying

心理学家在教育领域中发现的一种预言自我实现现象,由一希腊神话而得名。相传,在塞浦路斯有一位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善于雕塑,他在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之后爱上了这座雕像,渴望她获得生命,成为自己的情侣。他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特。爱神使雕像少女真的获得了生命。皮格马利翁的期望变成了现实。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60年代末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两类孩子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因而他们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教师期望的不同来解释。罗森塔尔借于皮格马利翁神话,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什么在教育上会有这种期望导致现实的现象?这显然不能象神话那样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现象的真正关键,在于一个先定的期望一旦存在,人们有意无意地会按能够导致这种期望变成现实的方式去行为,这种行为诱发和促成了所期望事件的实现,期望者对此往往没有清楚的意识,而是认为自己所料果然不错。这也就是所谓的预言自我实现或自动实现现象。先定的期望越是强烈,对预先存在的观念越是笃信不疑,其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也就越大,自我实现效应也就越明显。相信有鬼存在的人总是见鬼,相信右眼跳祸的人在真的出现眼跳时,总能将过于担心和精力分散而导致的某些事件与眼跳联系到一起,认为右眼跳祸预料十分灵验。
对于皮格马利翁现象及其机制的了解是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象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收到戏剧性效果的现象。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与期望都倾注在自己雕塑的少女塑像上,后来竟使塑像变成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测验,而后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有意告诉每个班的老师:这些学生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习潜力。8个月后,再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比控制组的学生有很大的进步。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体贴与行动方式将期待传递给他们,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并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而把感情和期望移情到学生身上。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兄弟姐妹情况等各种信息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的,期望形成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强化、提问等影响被期望的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期望,最后又表现在学生的行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表现为教师心里对学生所暗含的期望,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D.Rosenthal)在一项心理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R.和雅各布森(Jacobson)在其著作《教室中的皮格马利翁》(1968)中描述了这一现象。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的一座少女雕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果然使雕像活了起来。罗森塔尔在智力测验中发现,教师抱有期待的学生,比之教师不抱期待的学生,在智力、品格等方面的发展都要高得多。这一现象在他们的实验中得到验证。在智力测验后,他们告诉教师,某几个儿童很有发展前途。尽管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但8个月后的测试表明,他们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罗森塔尔认为这一结果是从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由于教师对这些学生有较好的印象,就可能在教学工作中给予良好的刺激和更多的指导。同时学生也会从这种期待中获得进取的要求,产生对教师的信赖,从而产生这种效应。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比较明显,对教师工作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