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真人道教术语。指修炼得道成仙的人。后来泛指道术高深之人。 真人见“宗教”中的“真人”。 真人道家、道教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始见于《庄子·天下篇》。其等级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唐以后历代帝王常以“真人”称号授与某些历史人物或著名道士。 真人一道家和道教用以指成道之人的概念。最早由庄子提出,与“圣人”、“神人”同。《庄子·大宗师》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如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世道教认为修炼成道之人为真人。《参同契》说:“老翁复壮丁,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阨,号之曰真人。”《金丹真传·脱胎》注:“脱胎者,……顶门迸裂,正龙子脱胎之时,阳神出现,号为真人。”(二) 医家用指长寿的人的概念。《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有真人者,提絜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内经知要》注:“真,天真也,不假修为,故曰真人。”真主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安拉的称谓。 真人道教称 “修真得道” 或 “成仙” 之人。在道教内丹派中又借喻作人身的真气、元神。后世又为道士的称号,如唐玄宗追封庄子为 “南华真人”,元世祖封邱处机为 “长春真人”。 真人道教称 “修真得道”或“成仙”之人。在道教内丹派中又借喻作人身的真气、元神。后世又为道士的称号,如唐玄宗追封庄子为 “南华真人”,元世祖封邱处机为“长春真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