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瞿塘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瞿塘峡

又称夔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黛溪,在三峡中以雄著称。峡口夔门南北两岸峭壁千仞,如刀砍斧削一般,江流汹涌于宽仅100余米的狭窄江道之中,呈现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观景象,所以自古有誉道:“夔门天下雄”。
瞿塘峡内,南岸有“瞿塘碑壁”、“孟良梯”、“凤凰泉”、“犀牛望月峰”等壮观景色;北岸有“七道门”、“风箱峡”、“瞿塘栈道”等奇丽景观。
瞿塘碑壁,有“巍哉夔峡”和“夔门天下雄”等摩崖石刻。最早的《皇宋圣德中兴颂》碑,为南宋赵公硕所书。还有冯玉祥将军所书“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的题刻。
在北岸的绝壁上,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古栈道遗迹,头顶是悬崖欲坠,脚下是汹涌江涛,这就是古时船夫拉纤,军事运输和客商行贾的惟一通道。崖壁栈道上有清人所刻“开辟奇功”、“天梯津䇐”8个大字。栈道旁是七道门深洞,洞深100余米,峭壁岩之间,有一天窗面对大江。登天窗仰望,双峰插云,蓝天一线。
凤凰泉在白盐山的绝壁下,有一高十多米的石笋“凤凰”,羽毛丰润,色彩斑斓,引颈向上,似吸吮着从岩隙中流出的清泉。
孟良梯在白盐山的绝壁上,乃自下而上呈“之”字形排列的正方形石孔,孔宽八寸、深一尺,孔距三尺,一直到山腰。传说是宋代的孟良思念老令公杨继业,欲将葬于望乡台的老令公尸骨盗运回乡,半夜驾小舟入峡,凿孔攀援而上的遗迹。实际上,这些石孔是古人架木为梯的栈道或是药农攀援采药的遗迹。

瞿塘峡

位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西部,奉节县白帝城至巫山县大(黛)溪口。又名夔峡。全长8公里,为长江三峡第一峡。三峡中,瞿塘峡最短、最狭,但最为雄伟险峻。杜甫《夔州歌》有“瞿塘险过百牢关”之咏。瞿塘峡入口处山岩上,镌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长江劈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绝壁,群峰对峙。诚如白居易所写,“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夜入瞿塘》),江水穿谷过涧,犹如万马奔腾。船行其间,仰望峭壁,俯瞰激流,雄奇惊险之景,目不暇接。峡区内名胜除白帝城、夔门外,还有凭江踞险的铁锁关、危岩难攀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的奇石,绝壁之上存有古巴人原始的岩棺葬,以及神秘的黄金洞和栈道遗迹等古迹。

瞿塘峡

又名夔峡、风箱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三峡河段的上游进口,从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长8公里。峡横穿北东向七曜山(齐岳山)箱状背斜山地,谷呈V型。峡岸山顶海拔600~1700米,谷窄,枯水江宽150~250米,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岸坡陡立,由二叠纪和三叠纪灰岩组成的陡立岸壁直插云天。扼守在上峡口南北岸边的白盐山和赤甲山,犹如两扇高大石门。谷坡陡壁上有黄金洞等岩溶洞穴和岩溶飞泉。左岸陡壁上宽大岩溶裂隙中停放着古代巴人的悬棺,高出江面数十米,仰望像一个个风箱,风箱峡由此得名。以雄险著称,有“夔门天下雄”之誉,是川东的咽喉。


瞿塘峡

长江三峡之一,又称夔峡。以雄奇险峻著称。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宁河口,位居三峡之首。其中白帝城至大溪间为狭谷段,长8公里;大溪至大宁河口为大宁宽谷,长25公里。为三峡中最短的峡谷。两峰悬岩峭壁,山峰海拔1000—1500米,江面最狭处不足百余米,江流湍急,气势磅礴,势不可挡;号称“天堑”。西口称夔门,“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峡口刻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名胜古迹有白帝城、大溪新石器时期遗址、风桐峡古代悬棺等。南岸千余米石壁上,布满篆、隶、楷、行、草字体的历代石刻。临江绝壁上的“孟良梯”,相传为孟良移尸盗棺所凿,为古栈道遗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