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知人善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知人善任表示领导者素质和品格的道德用语。指领导者能正确识别人才,善于使用人才,充分发挥部下的才干。班固《王命论》:“益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伟,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知人善任是优秀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与美德。知人,即对部属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个性作风、特长与缺欠有全面了解。善任,就是在人事安排上,能以事业和大局为重,把那些真正德才兼备、务实开拓的人安排在重要岗位,而不是任人唯亲;使部下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和充分发挥作用。要做到知人善任,就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宽容大度的胸怀,严实深入的作风,因而需要不断提高领导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知人善任邓小平十分注重知人善任。他一贯认为,正确使用干部的前提是善于识别干部。而衡量、识别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兼备标准,不能因把干部标准当成教条、框框,机械地生搬硬套,而犯按图索骥的错误。早年毛泽东就反复要求领导者,要注重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地看待干部、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用改革的观念,从改革的角度识人、选人,这是邓小平一贯强调的理论。1989年5月,他同中央两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说: “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我们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要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要搞改革开放。”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0页)对于选人用人的具体制度、策略和方法,邓小平也重视改革,提倡改革。1980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坚决解放思想,克服种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6页)邓小平极其重视人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84年,邓小平在评价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时说: “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2页)人才,不是天生的。怎么样去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他说: “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1981年,他再次强调: “我说有人才,不只是五万,甚至是十五万。……对象是有,问题是我们不去选。”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7页)1991年,他又提出:“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