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牛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牛道

又称金牛道,古代汉中入蜀交通要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与剑阁道合。《水经注·沔水》 引来敏《本蜀论》:“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汉建安17年至19年(212——214),刘备灭刘璋,自葭萌(故城在今四川广元南)攻成都,道即由此。后代频加修造,元、明以后通称南栈道,又名蜀栈。

石牛道

亦称金牛道。古代著名栈道之一。于公元前300年前后为秦伐蜀所开。自今陕西勉县西南金堆铺 (汉中以南) 起,途经青阳驿、金牛驿、柏林驿、宁强驿、黄坝驿,越七盘岭入四川境,再经朝天驿、广元县北朝天镇,抵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战国策·秦策》所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即指这条栈道。相传战国秦惠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骗蜀王。蜀王受骗而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遂趁机灭蜀。“石牛”、“金牛” 之名由此而得。此后,石牛道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多得到整修。元、明以后,整条栈道包括金牛、石牛在内的栈道十七处,通称“南栈道”或“蜀栈”。今四川广元市北四十五公里朝天镇南北的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的废栈道,是古蜀道的遗迹。今栈道已废,但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横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横木桩的斜木撑插的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三十厘米见方,深五十厘米左右。这种结构的栈道,远远望去,宛若凌空廊阁,故又称 “云阁”

石牛道

古道路名。又称金牛道。自今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趋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相传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军随而灭蜀。“石牛”、“金牛”由此得名。后代屡加修造,元明以后通称南栈,又名蜀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