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花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花菜shihuacaiGelidium umansii

红藻门、石花菜科。藻体直立丛生,一般高10~20厘米,有的可达30厘米。藻体下部的枝扁压,上部的枝亚圆柱形,或与下部的枝相同,具4~5次羽状分枝,互生或对生。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孢子体在末枝上产生许多十字形分裂的四分孢子囊,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无鞭毛的四分孢子,萌发产生出配子体,在其末枝上产生精子囊和果胞。果胞受精后发育成另一种2倍体的植物体,叫做果胞子体,亦称囊果。它寄生在配子体上。成熟的囊果膨大,直径可达1毫米,两面突出,各有1个小孔。在囊果内有果胞子囊,其中产生2倍体的果胞子。释放出来后,即萌发成新的孢子体(亦称四分孢子体)。生活史为具有3种植物体的世代交替。由于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相同,所以也称为同形世代交替。石花菜海产,多生于大干潮附近及至水深6~10米的海底岩石上。在水清急流处的藻体较大而干净。是我国黄、渤海沿岸的习见种类。浙江、福建和台湾北部的基隆等海区均有长生。苏联、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石花菜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琼胶广泛用于制作生物培养基、酿造和医药上。在食品工业上用作凝固剂,还可用来制造牙齿模型,以及化妆品中的稳定剂或乳化剂。

石花菜Shihuacai

红藻门多年生藻类。藻体直立,多分枝,下部有假根状固着并附着在浅海海底岩石上,一般高20—30厘米,紫红色或淡红黄色,分枝亚圆柱形或扁压,数回羽状分枝或不规则羽状分枝,藻体由表皮细胞、皮层和髓构成,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皮层和髓较疏松,细胞里充满胶质。生活史为3种类型植物体的世代交替。雌雄异株,藻体的雌配子体、雄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的外形相似,仅果孢子体不同,而且寄生于雌配子体上。生温带海洋里。含半乳糖胶和多糖类化合物,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我国炼制琼胶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石花菜Gelidiumamansii

俗称“鸡毛菜”。红藻门的主要代表植物之一。生活在中潮或低潮带的岩石上。多年生植物,生长缓慢,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株高10~20厘米,有的可达30厘米。石花菜是分布在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沿岸的习见种。含有大量琼胶和镁、钠、钾等矿物质,用途极广,除可供食用外,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琼胶有抗病毒的作用,对脑膜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可用于医药工业、细菌培基、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

石花菜agar

Gelidium amansii Lamx.,红藻门,石花菜科,石花菜属。具多回羽状分枝的多年生红藻。海生,多长于低潮带下6~10 m深的岩石上。中国黄海、渤海沿岸习见,浙江、福建以及台湾北部也有生长。藻体高20 cm左右,紫红或棕红色。直立,丛生,4~5回羽状分枝,侧枝对生或互生,各级分枝末端急尖。四分孢子囊、精子囊及囊果均由末枝形成。四分孢子囊行十字形分裂。囊果两面突出,各有一小孔。藻体富含胶质,为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用于食品、制药工业及作培养基。亦供食用与药用。

石花菜

俗称鸡毛菜。红藻门、石花菜科。多年生海藻。藻体紫红色、深红或酱紫色。藻体直立丛生,分主枝、分枝和小枝,下部枝较扁,上部枝亚圆形或扁形,基部假根无色。高10~30 cm。生长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6~10 m海底的岩石上。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可食用和药用。具清热解毒之功效。含有琼胶和大量的无机盐,如卤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氧化钙、镁、钾、钠及其他微量元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