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shehui ziben zai shengchan
通过各个个别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循环运动而实现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个别资本要不断地增殖,必须不断地循环运动。而个别资本的再生产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同其他个别资本的再生产相互交错地进行。个别资本相互交错的运动形成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的不断重复,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
研究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可以只考察价值补偿,其实物补偿是假定能够顺利实现的,因而可以舍而不论。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要揭示个别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循环运动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对抗性矛盾。因此,不仅要考察价值补偿,而且要考察实物补偿,即资本家如何卖出商品,买到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如何实现扩大再生产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从价值上和实物上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c是旧价值的转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v和m是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v相当于可变资本,以工资的形式被工人所得,用于个人消费,m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或积累。在实物形式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应,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Ⅱ)。这一原理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社会资本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 (v+m)=Ⅱc,即第一部类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在实物上和价值上除补偿自身消耗的生产资料外,剩下的部分(v+m)必须足够补偿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Ⅱc。由此可以推论出:Ⅰ (c+v+m)=Ⅰc+Ⅱc,即第一部类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在实物上和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Ⅱ(c+v+m)=Ⅰ (v+m)+Ⅱ (v+m),即第二部类一年内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满足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Ⅰ (c+v+m)>Ⅰc+Ⅱc或Ⅰ (v+m)>Ⅱc,即第一部类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多于两大部类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以便有多余的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第二部类一年内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供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当年消费外,还必须有多余的部分,用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追加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用m/x代表资本家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个条件可以表示为:Ⅱ(c+v+m)>Ⅰ (v+m/x)+Ⅱ(c+m/x)或Ⅱ(c+m-m/x)>Ⅰ(v+m/x)。然而,这些只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其实现条件则是:Ⅰ (v+△v+ m/x)=Ⅱ(c+△c),即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追加可变资本、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原有可变资本与追加可变资本之和。也可以表示为: I (c+v+m)=I (c+△c) +Ⅱ (c+△c),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与追加不变资本之和;或Ⅱ (c+v+m) =I (v+△v+m/x)+Ⅱ(v+△v+m/x),即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追加可变资本、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以上条件表明,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实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由它引起的企业内部的有组织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种比例经常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