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神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神思shensi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艺术想象的概念。最早见之于东晋玄言诗人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序》:“驰神运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有“万趣融其神思”之说。刘勰的《文心雕龙》则以专篇论述了这个概念。
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对神思的论述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神与物游”。刘勰写道:“文之思矣,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里讲的是在艺术创作过程,艺术想象的特征:人的思维始终伴随着可见的形象。第二,神思的心理条件在于“虚静”,“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这是说,在进行艺术想象时,必须“澄怀静虑”,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沉浸于一种艺术境界中。也即现代人所讲的“审美心境”。第三,神思须外物触发而起。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也就是“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去,莫非自然”“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过程。神思作为艺术想象当然不能凭空产生,它只有在外物触发之下才会浮想联翩,神与物游。第四,艺术想象与人的天生气质、才能有关。”人之禀才,迟速异分,……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指出了神思的个性差异。
总之,刘勰的神思之论是我国古代关于艺术思维规律和特征的精到观点。它标志着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的“澄怀味象”“迁想妙得”到刘勰的“神思”,文艺理论对创作活动的反思逐步深入。“神思”说对我们现在研究艺术心理学诸规律,揭示创作过程的奥秘,依然有其重要参考价值。

神思

中国古典美学术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概念。指艺术的想象活动。认为它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心理活动。

《神思》

选自《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撰。这是《文心雕龙》中写得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相当生动地揭示了文学创作从萌发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具有总论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神思的作用、怎样构思、创作需要保持的心理状态、思言意三者的关系等问题。它不但在理论上比陆机更深了一步,趋向缜密、系统,而且文字的绚烂,也足以与之比肩,如文章的前面对神思的描述,就极富形象性,读之令人思绪飞扬,如翔九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显然,形象化并未给理性的传达造成障碍,相反,为人们进一步领略其中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十分感性的起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