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祭奠jidiɑn民间丧葬习俗。俗称开吊日。流行于境内各地。祭奠从出殡的前一天黄昏开始,一直延续到深夜乃至天明。祭奠日下午,灵堂前摆葡萄架,头门外摆灵床,两厢树上或竹竿上悬挂筒儿纸。这天黄昏前所有亲友必须抬祭品、挑金银斗、捧大蜡、端花亭子、抱金童玉女、举铭旌等前来,须鼓乐齐奏、乐队远迎,俗称迎礼。接着,孝子在傧相引导下,前去坟地扫墓。去时提斗,斗中放把扫帚,至墓地,由孝子亲手打扫墓室,化纸焚香。返回时,须将墓室所扫之物放在斗内带回,等打怕时再送到墓地。至家门口,鸣炮行接主礼,男孝子将灵牌转交女孝子抱回,然后化纸上香。礼毕,男孝子分跪灵堂两侧,女孝子痛哭吊孝。接着孝子迎馔(给死者迎接献饭),迎完献饭,开始迎客人礼盒,以亲疏远近、辈分高低为序进行。迎礼盒时,被迎者要给乐人赏钱。迎毕,开始在灵堂前奠酒。一般为三杯酒、五个头。亲戚先奠,接着是朋友、乡党。当奠酒者奠完最后一杯酒,众孝子须叩头致谢。奠酒期间,鼓乐声必须不断,有的奠酒故意动作迟缓拖延时间,让乐人多吹一会儿。祭奠结束,开始为死者热闹。亲友点戏,多选《祭灵》《放饭》《状元逛街》《将军令》等,藉此寄托对死者的哀思。武功地区祭奠规模一般是四至八人,两个礼宾先生,唱大戏或木偶戏或演电影,有钱人家祭奠规模更大。清代,凡是有功名的人葬亲时,都要请吹鼓手,礼宾先生行三点礼、点主礼。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葬亲祭奠仪式中亦有仿行三献礼仪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