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州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福州市福州简称榕城,是福建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地处福建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东经110°08′-120°31′、北纬25°39′-26°29′,东濒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左右。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总人口639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212万人。 福州市简称“榕”。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沿岸。境内地势稍有起伏,四周山丘环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946年设市,现为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25万中国重要外贸港口之一,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主要工业有机械、化学、电子、木材加工和食品等。手工业以木石雕刻脱胎漆器。特产茉莉花。来福铁路可联通全国铁路网。 福州市座落在福建东部沿海。闽江下游,南京—福州铁路终止处。福建省省会。别称榕、三山。“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称“榕城”。市内三山 (千山、岛山、屏山) 鼎立,两塔 (白塔、乌塔) 相望,风姿奇秀,成为古城的主要标志。故又名“三山”。市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郊区等5区和闽侯、福清、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八县。是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且位置近海,海潮可及,并有马尾作为外港,自古就是对外贸易的港口。早在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便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汉朝初为闽越王都,唐朝以后为福州州、路、府治。1946年以闽侯县右楼、大根、小松、台江、苍山五个区设福州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市区逐步扩大,今包括马江、北峰及整个南台岛。有机械制造、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手工艺品以脱胎漆器、雨伞、角梳闻名,合称“榕城三宝”。还有寿山石雕、龙眼木雕、象牙雕、玉雕、贝雕、软木画等工艺品,均驰名海内外。交通发达,是福建水陆交通的枢纽。莱福铁路可联结全国各主要干线。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还有通往深圳的旅游班车。民航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昌、厦门、香港等大中城市。马毛港可停靠国外客轮。市内多温泉,名胜古迹亦多。主要有于山24景,鼓山18景,还有湖光山色的西湖公园。是中国南方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14座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福州市福建省省会,历史名城。总面积11968km2。市区面积1043km2。2000年总人口589.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19万人;市区人口148.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58万人。年平均气温20.4℃,1月均温12.3℃,7月均温28.2℃。年降水量1492.7mm。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03.27亿元,人均16179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0.11亿元,农业总产值217.42亿元。工业以轻工、机械、电子、化工为主。有耕地13.98万hm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25.22万t,甘蔗3.37万t,水果25万t,肉类24.57万t,水产品146.29万t。来(舟)福铁路西行出境与鹰厦线相连,境内还有福州至马尾的铁路沟通铁路与海上运输。公路通车里程4736.16km。福州(马尾)港位于市区东南,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425.4万t。市内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13所,在校学生6774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9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91km2。市区铺装道路面积907万m2。市内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469辆,客运总量2.7亿人次。自来水日生产能力114万t,年供水总量2.97亿t。园林绿地面积3252hm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042hm2。旅游景点有鼓山涌泉寺、闽王寺、林则徐祠堂、西湖公园等。福州市2003年总人口604.86万,其中市区人口166.24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47.6亿元,工业总产值1285.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97亿元。高等院校28所,在校学生11.43万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