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窆葬时下棺于墓穴。《说文·穴部》:“窆 (biǎn),葬下棺也。”《小尔雅·广名》:“下棺谓之窆。”《周礼·地官·乡师》:“及窆,执斧以莅匠师。”郑玄注:“窆,谓葬下棺也。”《后汉书·范式传》:“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又称“封”。《礼记·檀弓上》: “还葬,悬棺而封。”郑玄注:“封当为窆。窆,下棺也。”古代下棺,先在墓穴旁立大木 (即丰碑),并装辘轳,引棺之索(綍)通过辘轳悬棺下葬。《礼记·丧大记》:“凡封,用綍去碑负引,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郑玄注:“《周礼》 作窆。窆,下棺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