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林七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51 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期的稽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不满现实的情绪和彷徨苦闷的心情。尤以嵇康、阮籍文学成就显著。

竹林七贤zhulin qixian

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曾经相互友善,聚集在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生逢魏晋易代的乱世,以名士风度相互推许。事迹多见于《世说新语》。但聚会时间很短,各自的思想倾向、政治态度不尽相同。嵇康被誉为“风姿特秀”,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因拒不作司马氏的官,与山涛绝交。后被司马氏杀害。阮籍、刘伶以放浪饮酒、不拘礼法著称。但阮籍不得不与司马氏委曲周旋。向秀注《庄子》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嵇康被害后便被迫出仕。山涛40岁后投靠司马氏。阮咸、王戎入晋后都曾任官职。
七人在文学创作上成就不一。阮籍的五言诗《咏怀》82首,嵇康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向秀仅存《思旧赋》,怀念嵇康,情感深曲。刘伶有《酒德颂》,写饮酒妙趣,与阮籍《大人先生传》都受《庄子》中的“至人”形象影响。阮成咸精通音律,但没有作品流存。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三国志·嵇康传》 注引 《魏氏春秋》,嵇氏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竹林七贤zhulin qixian

魏晋时期7个文人名士的总称。包括嵇康(224—263)、阮籍(210—263)、山涛(205—283)、向秀(约227—272)、王戎(234—305)、刘伶及阮咸。此7人志趣相投,皆不满于当时掌权的司马氏。在哲学上鄙视儒法,崇尚老庄。其中嵇康、阮籍、向秀皆为著名的玄学家。在生活方式上,他们放荡不羁,愤世嫉俗,常会游竹林,故名。

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期七个狂放的饱学之士。他们分别是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他们年岁不同,经历不同,性情各异。其中阮籍善于长啸,好作青白眼;嵇康善弹古琴,且喜欢打铁;山涛为官好推举人才,因为想引荐嵇康做官,嵇康致书与他绝交;刘伶嗜酒如命;阮咸是阮籍兄长的儿子,善弹琵琶;向秀曾为《庄子》作注;王戎善清谈,且十分贪名。但是他们都信奉老、庄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任意、酒脱的生活方式。为此,他们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三国志·魏志·嵇康传》),诵诗抚琴,酣饮高歌,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生活,成为后世许多文人理想生活的一种模式。

竹林七贤

见“文学”中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七人。史载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皆能文,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参见“嵇康”、“阮籍”、“正始体”。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由于他们相互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士人在文学创作上成就不一。其中阮籍的五言诗、嵇康的散文成就最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竹林七贤

魏晋间七位文人名士的总称。据《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任诞》等书记载,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但七人遭遇及思想实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强调“自然”,反对“名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释私论》)。对当时及后世影响较大。

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七人。他们身处魏晋易代之际,因不满于现实,便肆意畅饮酣歌,寄情竹林山水。《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以文学论,阮籍、嵇康最著名。阮籍长于五言诗,文思极其高远,嵇康长于散文,亦善诗,笔力极其峻切。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学家的特称。《魏氏春秋》称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七人均崇尚老庄,纵酒放浪,以清高自许。其中以阮籍和嵇康二人成就最高。阮籍的代表作是 《咏怀诗》八十二首。嵇康擅长散文,代表作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王戎、阮咸三人无作品传世; 刘伶除了《酒德颂》,只有五言《北芒客舍诗》一首流传主世; 向秀仅有《思旧赋》一篇。成就皆不及阮、嵇二人。

竹林七贤

三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的合称。即谯国嵇康(233~263,字叔夜,今安徽宿县人); 陈留阮籍 (210~263,字嗣宗,今河南尉氏人) ; 河内山涛 (205~283,字巨源,今河南武陟人) ; 河内向秀 (227~272,字子期,今河南武陟人) ; 沛国刘伶 (字伯伦,今安徽宿县人) ; 陈留阮咸 (字仲容,今河南尉氏人) ; 琅邪王戎 (234~305,字濬沖,今山东临沂人) 。他们互有交往,并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尽情畅饮,纵谈文章,故世称竹林七贤。七人虽政治思想倾向略有不同,但在文学创作上都有较高成就,其中阮籍的五言诗、嵇康的散文、向秀的赋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