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笔架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笔架山

位于市西南65里的渤海中,海拔100米,三峰列峙,中高二低,悬崖峭壁,状若笔架,故名笔架山。“汪洋三万六千顷,笔架独峰浸其间”。从陆地到笔架山,跨海约3里,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天然通道,状似长堤,名曰“天桥”。山上峭岩绝壁,造型奇特,建有许多道教观阁。石造山门上书“光耀家国”四字,入山门,沿石路而上,有真人观、吕祖亭,相传为八仙过海小憩之所,亭中雕有吕洞宾石像。三清阁在笔架山最高峰,高26米,六层封顶,全用石造,连飞檐挑角、壁画门神,也用石雕。阁内有儒释道三教雕像37尊,登高远眺,海天一色,风景绝佳。


笔架山

位于茨坪西南20公里处,海拔1357米。扬眉、望指、观岛诸峰冈峦,形似笔架,故名。以自然景观奇异著称。山坡有长约5公里的杜鹃林,品种达20余种,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底,鲜花盛开,形成一条巨大的锦绣长廊,世所罕见。奇峰怪石,亦为一大胜景。如,天烛峰为百米高的圆柱形巨石峰,顶生一树,状若点燃的烛芯;巨象峰,犹如巨象长鼻汲水。其他如大佛岩、双狮石、松岛双峰、母猿教子石,也无不惟妙惟肖。松岛一带有成片的台湾松,造型奇特,颇具观赏价值。


笔架山

又名南宫山,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的大巴山中段,三座山峰构成笔架形,故名。中峰海拔2267米,山上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峰顶有天池,常年不涸。悬崖处有宝莲洞,清代庙宇很多,现存庙宇遗址3千平方米。庙址左方数百米处有二巨石对峙,形似拱门,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人称一线天。中峰石林有东西南北四门。出东门可见迦佛亚石林,和尚念经石及唐僧取经峰、三星峰、仙人洞等奇观。站立南门可见大小鸡公石、大象石等,山崖峭如斧劈。北门外冰崖百丈,银光闪闪,峻险壮观。登百步天梯攀上金顶,茫茫林海中群峰如簇,呈现出典型的大巴山景观。

笔架山

属万山洋山。又名青台山、笔架峰。在株洲市南部,炎陵县和茶陵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山体由奥陶系灰岩和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构成。一般海拔1000米,主峰海拔1132米。山顶有炎陵县电视差转台和护林防火瞭望台。山林多松、杉、竹等。

笔架山

即南宫观山,位于岚皋县花里区之北、岚河右岸,三峰侧立,状如笔架,主峰海拔2267米。山体由早古生代基性次火山岩——辉石玢岩所组成。由于火山岩由熔岩、集块岩形成,本身呈角砾状,经风化、流水侵蚀作用,造成奇特的“林丛”、怪石——象形石等地貌景观,是继东北五大连地、云南腾冲火山岩景观之后,又一个独具特色的火山熔岩景观。如宝莲洞、石莲盆、金顶坪等,令人叹为观止。山上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加之悬于崖壁的寺庙南宫观和坐化圆寂于清嘉靖二十五年(1820) 的高僧达鉴大师肉身古尸及河沟里盛产的娃娃鱼,而成为一游览胜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