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Diyici guonei geming zhanzhen1924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的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标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1924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 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于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武装,平定了商团叛乱,稳定了广东革命政权。国共合作的建立, 直接推动了工农运动和各界群众运动的发展。1925年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广东革命势力成立了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 举行了东征和南征,统一了广东全省。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起来,国民党新右派代表人物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 篡夺革命领导权, 于1926年3月和5月,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 对蒋介石的进攻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方针, 使蒋介石篡夺了很大的权力, 潜伏下了革命的危机。1924年至1926年间,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各派军阀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地盘,混战不已。1924年10月, 直系将领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倒了直系统治,成立了由皖系军阀段祺瑞为执政的临时执政府。北洋军阀形成奉系张作霖、直系吴佩孚和原属直系后自成一派的孙传芳三大势力。段祺瑞和奉系军阀结合,对内镇压人民革命斗争,对外向帝国主义屈辱妥协。国共两党在全国发动了反奉倒段群众斗争。1926年3月, 段祺瑞政府制造了 “三·一八”惨案。1926年2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5月,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挺进湖南。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7月11 日占领长沙,8月下旬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 10月10日攻克武昌。11月上旬占领九江、南昌,歼灭孙传芳主力。12月18日占领福州,1927年3月19日占领杭州,24日占领南京,进逼上海。在北伐军胜利进军过程中, 冯玉祥在苏联和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小平等帮助下,于1926年9月率所部国民军联军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进军甘、陕、豫西。北伐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到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北伐前的120万发展到200万。汉口、九江的工人、市民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了两地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先后举行三次起义,于1927年3月22日解放了上海。与此同时,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到1927年3月,全国农会会员达到500万人。广大农民推倒地主政权、解除地主武装,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开展减租减息减押斗争,猛烈冲击各种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从北伐战争开始不到10个月,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的主力部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北洋军阀统治走向末路。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一方面增兵上海,炮轰南京,以武力相恫吓;一面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在帝国主义的拉拢、支持下,蒋介石和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相勾结,1927年4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其控制的地区举行反共“清党”。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逐渐由动摇走向反动,陈独秀等人继续推行投降主义的退让政策,使汪精卫的反动气焰更加嚣张。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召集“分共会议”,公开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失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合作开始,以蒋介石的“清党”、汪精卫的“分共”而告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Diyiciguoneigemingzhanzheng1924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大革命。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1月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并创设了有共产党参加领导的黄埔军校,组织了革命军队。1925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在工农群众支持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南征,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当时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20万人,集中在湖南、湖北一带;军阀孙传芳的军队约20万人,盘踞在苏、皖、浙、闽、赣五省。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约10万人,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为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在第四军中,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的先遣队,7月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第二路为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第三路为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占领了两省。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发动了广大工农群众作了积极的支援和配合。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猛烈开展起来,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帝国主义看到北洋军阀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发展,就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增兵上海,炮击南京,并从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就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准备叛变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投降主义路线,并在党的领导机关内占了统治地位。他们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工农群众运动进行压制和阻挠,并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交出了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Diyici guonei gemingzhanzheng1924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随后创办了有共产党人参加领导的黄埔军官学校,组织了革命军队,平定了商团叛乱,建立了国民政府。从1925年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东征和南征,统一了广东全省。在此期间,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先后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等革命群众运动,掀起了革命性、群众性的革命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强大的群众基础。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5月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遣队,向湖南挺进。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当时军阀吴佩孚共有兵力20万人,盘踞在湘、鄂、豫、陕、冀一带,并控制着京汉铁路;军阀孙传芳拥有兵力20万人,占据着苏、皖、浙、闽、赣五省。国民革命军共有8个军,约10万人。7月,国民革命军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下武昌。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12月占领了福建、浙江两省。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发动了广大工农群众予以积极的支援和配合。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这时北洋军阀政权面临着总崩溃的危机。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他们一面以武力相恫吓,一面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正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准备背叛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麻痹,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并在紧要关头交出了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已经发展到6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只剩下1万多党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遂告失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战争。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1925年掀起了以 “五卅”运动为序幕的群众革命高潮,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建立了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开始北伐战争,经半年战斗,打败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军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同时,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上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在革命猛烈发展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隐藏在统一战线内部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也密谋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控制着中央的领导权,在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面前妥协退让,放弃对统一战线、对农民、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习称“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国内革命战争。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军队。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南征。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英租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